骑行网 HZBIKE

标题: Monton车队: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打印本页]

作者: rocktom    时间: 2013-11-1 14:10
标题: Monton车队: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我发现很多乡民练的都比选手大 . . . .
    这些选手,包括武岭可以2小时多就骑完的那种,每周骑的量可能都还比休闲组的少。他们一周甚至只骑三次,里程合计甚至不到两百,这不是一个推论的结果,而是我看见的一些事实。相较之下很多一周骑超过5天,每天弄得疲惫不堪,成绩却还是一蹶不振,就显得非常的诡异。难道这些人天赋异禀,是天生的武学奇才?
    不,他们的训练也很艰辛,但是差别在哪?差在: 他们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上图是一个基本的训练进展模型,不谈竞赛技巧,纯谈基本 POWER 的提升,基础模式就是这样。我们先花一些时间打基础,把强度放低,时间做足。接着把强度拉高,很累很痛苦,然后就等著恢复。老外很强调 " The Power Of Rest",就是在说明恢复的重要性。
    恢复的好,你下一阶段就可以用更高的功率作基础练习,然后冲更高的强度,而且在这个阶段"你并不会觉得更痛苦"。这就是"体适能"的提升。举例刚开始练,均速 33KPH 骑1小时,颇累。
    那就先用这个基础,练个几周,然后开始练 35KPH X 12分钟X3趟,搞个两三次刺激自己。身体开始累了,就休息恢复,等状况都好了,再来就变成均速33.5KPH 骑1小时才会觉得颇累。如此反覆的进行,几个月后就会发现自己 35KPH 骑1HR 才会觉得颇累,这就是进步了。高手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们不用骑很多,但是实力却都非常惊人。
    反之练不进步的模式就是像下面这样:


    想说开始要练,马上直觉要拉强度。出去就把自己搞的鸡毛鸭血,以为 "这样才是在练车",搞一两周以后,就发现自己骑车很累,速度也都不快。但又觉得"那些强脚会很强一定是因为他们练的比我多!"于是勉强自己又催下去,但疲劳的状态下哪有可能拉出强度呢?于是也就只是维持差不多那样而已。
    依我的观察,这大概骑一个月后,身心疲劳,就会强迫进入休息周,因为人也累了车也厌了。休息完有膏了,这时他又想: "我应该有超恢复,可以拉高强度" ....
    同学啊,回头看看过去的训练吧,根本没有甚么明显的超载啊,要"超恢复"个什么鬼??
结果拉强度之后发现:好像跟之前也没差多少?于是对自己的进步,就没甚么信心。如果你有心想变强,请好好的规划你的时间跟内容,并且在对的时间作对的事。


    只是一座山头又一座山头的翻,你的实力永远都会停在那,比你强的永远都会海放你。


作者: 漏网之猪    时间: 2013-11-1 14:39
这是科学的锻炼方法。据说是原苏联运动科学家发明的,当时原苏联使用了这套训练方法,国际各类比赛成果惊人。
当年马家军也在国内首次系统运用这套方法,非常注重训练后的恢复和饮食。

我看过一套针对自行车的训练方法,分为四个阶段:
1、基础耐力积累期(1-2个月):根据个人情况,每周2-3次100-200公里之间的长途,每次根据情况速度和距离逐渐增加;
2、体能突破期(1-2个月):每周3-4次爬坡训练,尽量逼近和短时间突破自己心率安全值的上限,以提高血液单位携氧量
3、综合训练期(1-2个月):根据个人情况,每周2-4次耐力和体能综合训练
4、恢复期(1-2周):一周2-3次的短途小强度(50-100公里)骑行

经过这个周期后,状态就达到巅峰状态。
在这段周内内,有计划的进行力量和拉伸训练,针对骑手的最有效力量训练动作是:硬拉(腰臀部),俯地挺起(背肌),负重弓步起身(股四头肌)。如果是山地越野车手,还要练习肩膀和手臂(增强操控能力)
拉伸训练就是以前体育课上的那些热身动作改进下,每天早上用5-10分钟就可以,主要是拉伸各部分韧带,最主要是腿部后面一条韧带

作者: 漏网之猪    时间: 2013-11-1 14:47
我这个夏天马马虎虎按照这个计划进行骑行。
谈不上有计划训练,不是太有规律,也没分阶段,有时间就尽量按照这套理论骑行。

感觉成果惊人。

由龙井上一趟13-14分的成绩(最多上3趟),到现在单趟速度突破10分钟,均速12分钟左右连续上下10趟以上(最多骑过10趟,骑完后不太累)。
由单日长途150公里(无强坡)以内累屎,到单日长途230公里(海拔累计上升5000米)感觉不是很累。
由长途平路巡航25码吃力,到长途平路28-32码可跟上。

作者: 政委    时间: 2013-11-2 08:26
LZ是一只讲科学的猪。(LZ ID:漏网之猪)

作者: lisizulisizu110    时间: 2013-11-2 11:28


作者: lionel_jie    时间: 2013-11-5 10:47
顶,科学骑车

作者: 漏网之猪    时间: 2013-11-5 12:38
政委 发表于 2013-11-2 08:26
LZ是一只讲科学的猪。(LZ ID:漏网之猪)

讲科学是职业习惯

作者: rocktom    时间: 2013-11-6 09:55
政委 发表于 2013-11-2 08:26
LZ是一只讲科学的猪。(LZ ID:漏网之猪)

原来讲的不是我

作者: 阿超2011    时间: 2013-11-6 18:33
看来恢复真的很关键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13-11-6 20:55
学习了!

作者: 低调的毛线    时间: 2013-11-7 10:12
这个看起来好专业,点赞

作者: 涨钱鸽    时间: 2013-11-11 21:39
好东西,很受用,LZ辛苦!

作者: 梦魇    时间: 2013-11-12 14:35
漏网之猪 发表于 2013-11-1 14:39
这是科学的锻炼方法。据说是原苏联运动科学家发明的,当时原苏联使用了这套训练方法,国际各类比赛成果惊人 ...

是不是做好了第一项才开始后面的234?
在做好基础训练后,是不是后面的只做234项目的内容,而不再去做基础训练?

这个夏天,我其中有两个月每天保持60公里骑行,但一点效果都没有,有是连续两周每天都保持骑行,其结果却是大腿肌肉的乳酸一直散不去。甚至一开始拉速度,肌肉就开始酸疼。肯定是训练方法错误了。

现在已经停止了几个月了,每天只是保持15公里的普通骑行,但每次休息了两天再上车,速度随便上一点,就会出现极点,吸不上气.....郁闷死了。

可以短信或告诉我下详细的方法么?

作者: 漏网之猪    时间: 2013-11-26 20:21
梦魇 发表于 2013-11-12 14:35
是不是做好了第一项才开始后面的234?
在做好基础训练后,是不是后面的只做234项目的内容,而不再去做基 ...

在进行每个阶段训练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劳逸结合,锻炼一天,休息一天为宜,感觉疲劳时就休息,或者开展其他运动,比如游泳,散步,慢跑
2、强度循序渐进,以一周为周期逐渐提高强度
3、在进行某个阶段训练时,也可以穿插其他阶段训练,比如你在集中爬坡锻炼时候,周末安排一次长途
4、运动前拉伸运动热身,运动后拉伸运动恢复
5、自行车运动也要结合其他方式运动,在休息期间安排力量锻炼、拉伸运动,以及其他有氧运动

总之,一味猛练不是提高训练效果的方式,一定要注重恢复,饮食及多种运动方式的结合。

我虽然没有很好的贯彻以上锻炼方式,但是基本遵循这个原则,感觉效果很明显

作者: Takasugi    时间: 2013-11-29 14:21
不明觉厉 不过部队里的训练方式就是强拉硬抗,做不起也要做。

作者: yangt1193    时间: 2014-2-3 17:30
Sigh…





欢迎光临 骑行网 HZBIKE (http://www.hz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