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wscw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折] 请教小马哥,新款RX的头管和P8头管貌似没有大区别,是不是一样“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9-10-3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庸人自扰了?虽然一圈车到底也证明不了这个断裂时因此而生。也就是说你认为改进了以后就保准再也不会再这个地方出现开裂了?
可以把头管合上打开十次以上后自己好好思考下。
G1683 发表于 2009-10-30 22:32


按照成年人思维的常理推断,既然那里出现了断裂,大行的技术人员就要分析原因,看弱点在哪儿,或是不合理设计在哪儿,能补强就补强,不能补强就改设计,改造完成以后,应该再针对那个问题进实验室进行破坏性实验,过关了再定型生产。如果这个过程走下来,那里应是不会再产生问题了。我说的庸人自扰,含义就在此,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断裂问题确实存在,不管是设计瑕疵还是使用方法问题,自行车生产要求不能允许出现人们骑在车上使车子部件发生损坏的问题(不包括发怒时故意的拉扯损坏,但既然如此也不应很容易就损坏,更不应出一点问题就结构崩溃,只能允许功能性损坏,不能允许伤害性损坏),毕竟人们再努力摇车,也不是尽全力在破坏车;再就是厂家已经就此问题做出了改进,这个问题通常是不会再出现了,否则实验干嘛用的?(只是新设计也很容易产生牵一发动全身的变化,这个问题消失了,别的问题是否会出现还待实用验证。如果整个设计本身不良,则最短的短板被弥补了之后,又会出现新的短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9-10-30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这种锁定跟山地的类似,也要经常检查,而且要换质量好的吊芯。
我今天就把山地的吊芯拧废了,有一瓣已经裂了,前叉框动很大。明天去换,郁闷死了。
jacksting 发表于 2009-10-30 22:43


有牙头管里面没有用吊芯。吊芯在无牙设计中只是个配角,不用不装也影响不大。正因如此,吊芯采用的是不太靠谱的弹性锁紧设计,稍稍发力就可能拧坏,可见它能负担的力很小。而有牙锁定是两个金属块和上管之间以类似膨胀螺丝的原理锁紧,我认为比无牙那种两枚螺丝(折叠头管用一枚)从外部报死要结实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9-10-30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晕了:
565672
这个是P8?

565673
这个才是P8嘛……

怎么貌似锁定机构不一样?
cwscws 发表于 2009-10-30 23:01


上图应是大行4级5级车使用的头管,P8及其它三级车用下面那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09-10-3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清楚你在说什么了,没有实物拿着面对面的比划着沟通很难理解你的意思了,我是感觉对这个问题比较清楚了,但暂时无法了解你的问题是什么,不好再解答了。

我没搞清楚的问题还是P8那个塑料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9-10-31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了。黄色箭头部位是折叠扣的应力集中点。在折叠扣锁死以后,折叠扳手锁死整个结构,但折叠扳手就是靠黄色箭头那个部位支撑的,所有的力也最终会反馈到那里。因此,在锁死情况下,黄箭头部位承受着很大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提供锁舌顶死折叠扣使之不会松脱的力。除了这个力以外,人们摇动头管,也有部分力从那里传递给整个折叠扣,那里是力的传递渠道之一。人们向后拉头管时,红箭头部受力;人们推头管(比如下坡和高速刹车或着撞到障碍物)时,就是黄色箭头部位受力。老款设计由于掏空了折叠扣连接轴下部,连接部比较薄,强度差,因而发生断裂。新款设计中,大行把掏空部位给填上了,加强了那里的厚度。

人们在前后左右拉扯头管时(爬坡容易向后拉,刹车容易向前推,摇车容易左右扯),红黄两箭头部位都受力,谁脆弱谁先断,黄色断红色完好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高速下刹车,头管受到巨大的向前推力,就有可能把黄色位置压裂(下面是空的嘛)。摇车也可能把那里扯裂。原本折叠扣就是靠红黄两处互相支援结为一体的,它们是互相依靠的关系,哪个断都是有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9-10-31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小马 于 2009-10-31 01:18 编辑

LS很认真的上图来讨论问题,咱也不应偷懒,应当保持同等认真的治学精神,也上图说明一下。




上图黄色箭头就是LS标的黄色箭头处。那是连接上下两段头管的枢钮,既承受来自头管上部的力,又承受锁紧之后折叠扣内部的作用及反作用力。由于其下面有一个空槽(黄箭头指向处),强度大大削弱(这和河流或水库大堤底部沙土被掏空后垮坝一个道理),容易断裂,大行改进款填补了那个空槽。






再看O的头管,在同位置没有空槽(黄色O下部),而是连着一个内圆,同时O头管的受力是从外向内压迫折叠扣,也就是从外向内压迫那个内圆,这个结构很难损坏(潜海压力仓都是圆球状,就是圆球在每个切面上受压能力都很强)。而再看上面D那张图,D是由内向外撑折叠扣,受力正好是箭头指向那样由内向外,这是圆最薄弱的死穴,因而D的折叠扣强度在设计理念上是无法跟O相比的。关键就在于折叠扣内部的力和金属结构较劲的结果到底谁赢,金属赢,就安全;否则就断裂崩溃。由此可知,如果金属结构能够挺住,则虽然设计理念不合理,也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把两者放着PK,不断加力,绝对是D先崩溃。

然后我们再看看红色的O位置,有多厚;再看看红色D部位,有多薄。厚的红O位置由外向内压,薄的红D位置由圆的内部往外顶,哪个结实?鸡蛋壳为啥可以站人?就因为那是从外向内压;小鸡为啥可以啄破蛋壳跑出来,就因为那是由内向外顶。两者熟优熟劣不必再多说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09-10-31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链接里头管损坏,就是因为红D那个部位被顶破了,造成折叠扣结构崩溃。

http://www.hzbik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09-10-31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小马 于 2009-10-31 02:20 编辑
你又发了这个图正好证明了我想说的,在怎么裂也应该这个先开裂才对呀。
G1683 发表于 2009-10-31 01:44


红D和黄D哪个更结实谁也不知道吧?!当急刹车前推头管时,主要的力就作用在黄D处,很有可能向前压裂那个位置,此时红D处受力是相对小的。

当车友摇车时,身体前探,重量加在头管前方(当然也有不这样摇的)有比较多的左后及右后向前的压力,也容易把黄箭头那个位置扭裂。

我只管讨论问题,我又没有攻击车友人身,讨论问题是否刻意在无理打压什么品牌大家也不是没有判断力,所以我没啥可担心的。难道以后都不能说自己认为什么好什么不好了吗?都得避讳批评的内容,只唱赞歌?或是批评时要特别的婉转小心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09-10-31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不会。头管才承受多大的力,车架又承受多大的力?车架也无非就是类似的铰链连接而已。起码现在除了D车以外,还没有发生别的品牌头管铰链部位断裂的事情,别的品牌也会吸取D的教训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看到D的改进版只是填补了那个空槽,并没有加宽加厚铰链,就可以判断铰链是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09-10-31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有啥乐观的,对于大家都一样的设计,出问题所有厂家一起改就是了。反正谁也没有高一头,只要你想骑折叠车,就得接受它,不放心就小心点,否则就别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09-10-3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骑车的论坛,怎么跟足球圈一样,还是杭州的论坛,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6-2 11:29 , Processed in 0.03082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