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hangt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折] [原创]小轮径,对于骑行与性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6-9-1 06:20 | 只看该作者
<p>潜力贴. </p><p>学习中...</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6-9-1 07:0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啊 不顶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6-9-1 08:08 | 只看该作者
<p>学习学习</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06-9-1 08:2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顶一下,申请转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6-9-1 08:43 | 只看该作者
<p>顶! 分析透彻 总结了很多精华贴的内容</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6-9-1 09:08 | 只看该作者
顶,听张老师讲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06-9-1 09:20 | 只看该作者
坛子里有没有大学的领导啊,出一本a级核心刊物《小轮车学报》把张老师的论文发上去吧!这么好的文章不评点科研分真是于心不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z2 该用户已被删除
20
发表于 2006-9-1 09: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06-9-1 09:31 | 只看该作者
<p>张老师 摩擦力这块我到有不同的看法...</p><p>首先是轮子大小和 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大的圆 其外周就越接近直线(地球就是个例子) 这样在与地面接触时的面积应该比较小的圆更大。所以我想惯性的差异应该是您前面所说的较高的转速带来的摩擦和车子本身材质的缘故。至于18寸刹车的问题 我想和高胎压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在轮胎粗细一样的情款下关键还是和较小圆与地面接触面积过小造成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0:0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my2001</i>在2006-9-1 9:31:00的发言:</b><br/><p>张老师 摩擦力这块我到有不同的看法...</p><p>首先是轮子大小和 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大的圆 其外周就越接近直线(地球就是个例子) 这样在与地面接触时的面积应该比较小的圆更大。所以我想惯性的差异应该是您前面所说的较高的转速带来的摩擦和车子本身材质的缘故。至于18寸刹车的问题 我想和高胎压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在轮胎粗细一样的情款下关键还是和较小圆与地面接触面积过小造成的。</p></div><p>“越大的圆 其外周就越接近直线”,这个没错的。而我想要说的是,车胎与地面接触面的形变,对于大小不同轮径所产生的相对形变的影响。</p><p>对于较大的轮径来说,那个接触面原本就“比较平”,所以既能保持一定的磨擦力、又不会对轮子的圆整度造成太大影响--轮子仍然是圆的;而对于轮小的轮径来说,重力负荷形成的那个接触面则相对于轮径来说,造成更大的形变--轮子变得不圆了--就是这个意思。</p><p>欢迎各位继续发表意见!</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06-9-1 10:14 | 只看该作者
    <p>了解 了解 ^_^</p><p>呵呵&nbsp; 对张老师的公式 很感兴趣。从感知上升到理论。</p><p>建议另开贴整理 置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 10:16:1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06-9-1 10:25 | 只看该作者
    <p>老张对各种轮径的单车的特点,理论上已经分析得相当具体…</p><p>由以上的理论依据,我也跟帖补充分析下,为什么自己偏好于14寸的折叠车。</p><p>在最大程度保持折叠车的路适、跨越力的前提下,我也一惯支持20寸。因觉得20寸以上的折叠车在随身携带方面已经比较不便。我也比较排斥16、18寸折叠车,因16、18寸折叠体积虽然稍小,性能已不及20寸。</p><p>14寸车的性能也肯定不及20寸,上面老张已经详细分析,我就不必重复了。</p><p>但以14寸车的机械性能,已经足够应付目前都市的平坦路况,,而14寸车的便携性能,则大大优胜于20寸车,这就是在国际车市中,14寸车已渐渐走出童车、普为成人所接受的原因吧!</p><p>在纯都市内的用车,速度发挥不了、跨越力发挥不到,20寸折叠车的重、大就成了累赘,连变速都成了多余的‘蛇足’…灵活机动是更明智的选择,14寸则成了颇受欢迎的‘小蹦’也就不奇怪了。</p><p>虽然14寸车以下还有12寸,为什么我又不再往下呢?老张以上的理论分析…我也不用重复了。</p><p>不过,在推荐14寸车便携的同时,我总是不忘推荐20寸车是最具性能优选的折叠车。</p><p>而16、18寸的折叠车,我就认为是比较折衷性的次选了,不过一寸空间、一分容忍,各取所需、各适其式,折衷、无奈是可以理解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6-1 09:43 , Processed in 0.0310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