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92|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 听说一车友膝盖受伤休息了好久,说些关于踏频的事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2-6 10:3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7 17: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1-12-27 18:21 编辑

    此技术贴 适用于公路比赛,休闲骑行,训练,不适用于越野

    骑车,靠腿。膝盖是承上启下的地方,最容易受伤的是半月板

    半月板,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63941.htm


    为什么骑车,膝盖这么容易受伤呢?因为你骑车用力太大,膝盖承受不了。

    为什么用力这么大?因为选择的踏频不对,大牙盘小飞轮死命踩,用的是蛮力。

    注释:
    牙盘:就是下图中的27号,图中称“大齿盘”,变速自行车一般有大、中、小三片或者大、小两片
    飞轮:就是下图中的30号,图中称“飞轮”,变速自行车一般有6-11片
    踏频:你的脚每分钟踩几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2-6 10:3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1-12-27 18:04 编辑

    踏频低有什么坏处?每次踩踏输出力量大,膝盖承受压力大。
    踏频高又有什么坏处?也不是越高越好,踏频超高,会很费力。你尝试大步跑1000米,小碎步跑1000米,如果小碎步跑你会抓狂。
    我的建议,踏频在80-120转/分钟比较合适

    引用专业车手的经验:
    学术界已经对最优的踏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早在1929年,Hartree 和 Hill 就指出存在一个最优的踏频。当一个车手蹬踏频率过低时,不稳定的输出功率和肌肉的松弛会浪费能量。但是当车手蹬踏得太快的时候,身体为了克服肌肉内部的阻力也会损失能量。因此在这两者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理想的踏频。但是,Hartree 和 Hill 没有能够给出确切的数值。在另一些研究中,最少的氧气消耗量被作为最优踏频的评判标准。1986 年 Gregor 展示了此类研究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佳的频率介于 33 rpm 和 80 rpm 之间;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自行车手总是选择90 rpm 到 110 rpm 之间的踏频。最初,学术界推测这是由于长期的训练造成的,但是 1986 年 Boning 等人的测试推翻了这个假说的基础。他同时挑选了经过训练的车手和未经训练的人员进行测试,发现尽管未经训练的人在高踏频时承受的阻力更大,但最佳的踏频并未降低。早在1981年,Hagberg 就发现,当推算从无阻力骑行到有阻力骑行的氧气消耗时,最佳的踏频逐渐增加到 100 rpm。1986 年 Redfield 和 Hull 给出了一个解释,他们把腿部各个关节的扭矩的和作为评判通过计算踏频的函数,他们发现消耗最低的踏频介于 90 rpm 和 100 rpm之间。这与实际的自行车手选择的踏频吻合。此外,1988 年 Hull 深入研究了蹬踏频率。他综合考虑了关节扭矩和肌肉的张力与踏频的关系。这次调查得出的最佳频率介于 90 rpm 与100 rpm 之间。很显然,腿部肌肉的张力是骑行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也表明1929 年 Hartree 和 Hill 已经几乎正确地解释为何了低踏频绝非最优解。
    职业车手:Craig Griffin(前美国自行车国家队教练)
    秘诀:遗传基因基本决定了你能够骑多快,但是好的技巧能够使你最大程度上发挥你的天赋。如果你能够舒舒服服地坐在车上,保持120rpm的转速,你就不会在比赛中被甩掉。使用较低的齿比,并以高转速骑行,可以让你的大腿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感到轻松一些。
    你能做些什么呢?平滑,高速地蹬踏,是像职业车手那样骑车的关键。你可以通过这点来辨认一个经验丰富的车手。他们端坐在车座上,上半身稳如泰山纹丝不动,而他们的腿却像活塞一样高速运转。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晃动,就像一台性能上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产生力量。职业车手的高转速是通过练习自然而然得来的。使用较小的齿比,这样你的心跳不会超过最大心率的80%。
    (1)把你的车座降低2-3mm,以减少在高转速时身体产生的弹跳倾向(译注: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感觉,在高转速时,身体上下跳动,好像坐在弹簧上一样)。以后可以逐渐将车座调回到正确的高度。


    (2)将注意力集中在拉动踏板滑过最低点以消除蹬踏死点。(译注:我个人的感觉是,使用自锁要更专注于水平方向的用力,即“拖,拉”,而不是垂直方向的“踏,提”
    (3)用一个带踏频的码表(译注:如Sigma BC1600)来做为生理上的反馈,循序渐进的提高转速,每次你要在这个转速下能够舒舒服服地骑5分钟。


    (4)每次骑行花几分钟时间用高转速蹬踏,热身时的最后5分钟是最佳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2-6 10:3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1-12-27 19:18 编辑

    来个专业队训练踏频的视频

    点评

    ...是電動小馬達...(─.─|||  发表于 2012-2-15 12:17
    擦,发动机啊。。。  发表于 2012-1-5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2-6 10:3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1-12-27 19:22 编辑

    爬坡,尤其伤膝盖。以下是中国业余自行车界的山神,卢小勇的训练方法,下文中“我”是卢小勇本人。尤其注意第三条


    我的一些训练方法和赛前准备

        我基本都是按自己所了解的最简单生理学或运动常识制定训练方法,可以理解为土方法吧,所以也不一定正确,如有不好的地方还请指正,我也有太多不明白的原理,呵呵。以下是我自己正在用的一些方法

        一,训练方法,其实在之前的一篇日志就有写到了的,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变化,日常训练方法就是隔一天爬一次岳麓山,都是晚上训练,岳麓山爬坡全长接近3km,海拔爬升240米,我训练时爬上去一趟用时9分半左右,每次爬三趟,基本全匀速爬完,每次最后200米心肺都达到一个较高的负荷,爬到顶后马上下山开始下一趟爬坡登顶,这样每次训练总耗时就1小时左右,一周用时不到4小时。这样的强度不论体能还是时间上都完全可以接受。
        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的隔天训练不能间断,因为我觉得两天不骑车的话状态就会开始下降,三天不骑就不敢去比赛了,再训练找回状态则要付出更多。我对这个的理解是,维持好的状态其实很容易,所以不要轻易放弃。
         我还有另外一个训练过程,就是我每天骑车代步15km左右,强度很小,完全是休闲级,骑的就是我的比赛用车,穿休闲锁鞋。

        二,饮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的饮食可以说是不计成本,有段时间天天吃一顿牛排,吃到不想吃,不想吃也吃,再之后就没感觉了,跟吃米饭一样。另外就是吃大量水果,现在都是把水果当零食吃的,每天都吃很多。中途还吃过一些蛋白粉,现在不吃了,主要是觉得自己蛋白质摄入量够大了。还有一点就是休息,我开着两个手机店,时间比较自由,每天睡觉都比较晚,早上睡到自然醒,呵呵

        三,预防运动损伤,爬坡训练对膝盖的损伤概率比较大,我平时会吃汤臣倍健葡萄糖胺片,这个是预防膝盖受损的,另外还吃一些钙片,刚好买葡萄糖胺片送骨胶原高钙片,就一起吃了,补钙似乎也能预防抽筋。长期错误的骑行动作也会导致膝盖受损,骑行时两个脚踩踏所在的平面应该和车架所在的平面平行,而不能交叉。

        四,赛前准备,赛前两天最后一次训练,赛前一天休息。赛前2小时一定要进食完毕,保证赛前能够消化完。赛前几小时多喝些水,我觉得这样能让你状态更好。赛前至少花10分钟热身,热身很重要。每次比赛前我都会换上比赛专用的一套飞轮链条,基本全新的,专门比赛用。不用扎过的内胎比赛,如果用310的胎一定用防刺胎垫。

        五,衡山赛获胜原因,1,主场优势,我对赛道很熟悉,知道如何分配体能。  2,赛道很陡,大家平时一般都没有针对性训练过,而刚好陡坡是我的优势,呵呵,这样的陡坡要持续的摇上去才最快,速比的选择也需要研究,我基本都是用32-20的齿比。  3,我理解爬坡赛按自己节奏走的重要性,跟着比自己慢的人爬坡都是很难受的,只因为那是别人的节奏,这也是爬坡赛的特殊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2-6 10:3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1-12-27 19:34 编辑

    台湾某自行车杂志关于踏频的知识和训练方法

    骑行网上上传不了word文件,郁闷,有需要的QQ问我要

    我的QQ:4753518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2-6 10:34
  • 签到天数: 55 天

    [LV.5]常住居民I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8: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1-12-27 20:12 编辑

    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语言组织可能有点乱。

    对于休闲骑车,或者随便玩玩车的,周末郊游的,不用太在乎踏频,因为骑的不多,用的力不会很大,对膝盖伤害不会很大。

    对于锻炼身体,训练,甚至比赛的,你们一定要在乎踏频,保护你们的膝盖!

    每个人不一样,有些人的习惯是高踏频骑行,踏频110-120,比如我们队的旺旺;有些人习惯低踏频型,踏频在80-90,比如QZY;有些人比较中庸,踏频不快不慢,大约100左右,比如我。

    由于个人习惯不同,曲柄长度要注意选择,因为不同的曲柄长度会影响到你的踩踏,习惯高踏频的,选择略短的曲柄,习惯低踏频的,选择略长的曲柄。

    注释:
    曲柄长度:从牙盘中心到脚踏中心的长度,一般牙盘上都有标,大多数是165   167.5   170   172.5   175   177.5   180mm

    要练踏频,慢慢练。如果你平时踏频只有50,一下子要提到100,肯定受不了。要循序渐进,这个月60,下个月70,下个月80,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1-12-27 18:17 | 只看该作者
    占地,看科普贴~~
    想当初我也很小白的大盘小飞,一路飞奔到杭州,然后被前辈批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3-8-29 09:01
  • 签到天数: 516 天

    [LV.9]以坛为家II

    8
    发表于 2011-12-27 18:35 | 只看该作者
    话说我踏频高的时候就会有弹跳倾向……

    点评

    踩踏不够圆,你的脚法不够好。如果脚踩得圆,臀部基本不动的。你慢慢适应踏频,一点点提升,不要一下子提的很高,一下子提高肯定跳。  发表于 2011-12-27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1-12-27 19:3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轻度损伤,稍微远点就有点感觉,拍2次磁共振,看了N个专家,都没给我看好。还有我吃了很多很多不同牌子的葡萄糖胺,可是这个东西一点都没用,吃拿东西完全就是心理作用,上次在网上看到美国有调查这种东西,结果说这个东西经过人体体内 还没被膝关节吸收 就会完全被分解掉了,所以吃这个东西完全到达不了膝关节。要保护膝关节 就要运动前要热身,骑车别猛发力。

    点评

    葡萄糖胺,只是起辅助作用,话说我也没有吃那东西  发表于 2011-12-27 20:15
    GOOD  发表于 2011-12-27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3-8-20 12:13
  • 签到天数: 4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10
    发表于 2011-12-27 19:48 | 只看该作者
    好专业
    好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8-30 14:50
  • 签到天数: 257 天

    [LV.8]以坛为家I

    11
    发表于 2011-12-27 19:56 | 只看该作者
    买车前就知道踏频了,骑了段时间,一般骑骑70-90rpm跑跑,高了上不去,一是有弹跳倾向,二是没上锁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1-5-25 23:2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2
    发表于 2011-12-27 22:19 | 只看该作者
    猫哥的技术贴,要顶,谢谢猫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6-2 16:28 , Processed in 0.04683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