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标题: 媒体相关报导 [打印本页]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10
标题: 媒体相关报导
浙大学子二十八天重走“文军长征”浙大西迁之路
<>news.dayoo.com   2005年07月15日 14:05   来源: 中新社 </P>

<>  浙江大学十五名学生十二日骑着自行车,从浙大紫金港校园出发,准备用二十八天的时间长途骑行、踏访当年“浙大西迁路”。
<>  记者从浙江图书馆事业研究所所长林祖藻处了解到当年浙大西迁的故事: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抗击日军的淞沪会战打响,战火很快波及浙江。九月二十四日,一年级新生一千多人迁至西天目山禅源寺上课。
<P>  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学校本部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分三批出发,于十五日全部到达建德。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杭州沦陷之日,浙大师生开始撤离建德,行程七百多公里,迁至江西吉安。
<P>  一九三八年二月,迁至江西泰和。
<P>  一九三八年八月,迁至广西宜山。
<P>  一九四0年一月,迁至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这是浙江大学重要发展时期,至一九四八年三月,已发展成设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七个学院,二十五个学系,九个研究所和一个研究室,两千余名学生的著名综合性大学。
<P>  在浙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过程中,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如竺可桢、谈家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等相聚到浙大,力克千难万险,潜心于科学研究,使浙江大学崛起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中国核弹先驱王淦昌教授关于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博士就是从这里读出去的。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苏步青教授在这里完成了许多数学论著。
<P>  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被中共领导人彭真称为“文军长征”。
<P>  此行,浙大学子将沿途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寻访、追溯六十八年前浙江大学在抗日战火中举校西迁的历史篇章。(记者袁胤)</P>

(编辑: 木子 )RSS订阅 | 写给新闻中心 | 写给栏目编辑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此稿 | 关闭窗口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11
标题: 江门新闻网
浙大学子二十八天重走“文军长征”浙大西迁之路http://www.jmnews.com.cn 2005-7-15 14:05 中新社

浙江大学十五名学生十二日骑着自行车,从浙大紫金港校园出发,准备用二十八天的时间长途骑行、踏访当年“浙大西迁路”。
<>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新闻网    电子版    PDF版 江门日报 -- 强势媒体·出色新闻<B>焦点新闻:</B>·5岁男童打点滴猝死 金坑路发生事故 11岁男童当场死亡 ·赵薇上海醉酒又打人 菲鹏闺房照曝光 10万择校费逼死女生 ·中国提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三项建议 连战撰文追忆大陆行 ·星女郎黄圣依,没那么清纯 苏州大学女大学生也可以休产假 ·从银行提款机中取出9张百元假钞? 153人领回15万多元欠薪   记者从浙江图书馆事业研究所所长林祖藻处了解到当年浙大西迁的故事: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抗击日军的淞沪会战打响,战火很快波及浙江。九月二十四日,一年级新生一千多人迁至西天目山禅源寺上课。
<>  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学校本部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分三批出发,于十五日全部到达建德。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杭州沦陷之日,浙大师生开始撤离建德,行程七百多公里,迁至江西吉安。
<>  一九三八年二月,迁至江西泰和。
<P>  一九三八年八月,迁至广西宜山。
<P>  一九四0年一月,迁至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这是浙江大学重要发展时期,至一九四八年三月,已发展成设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七个学院,二十五个学系,九个研究所和一个研究室,两千余名学生的著名综合性大学。
<P>  在浙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过程中,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如竺可桢、谈家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等相聚到浙大,力克千难万险,潜心于科学研究,使浙江大学崛起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中国核弹先驱王淦昌教授关于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博士就是从这里读出去的。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苏步青教授在这里完成了许多数学论著。
<P>  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被中共领导人彭真称为“文军长征”。
<P>  此行,浙大学子将沿途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寻访、追溯六十八年前浙江大学在抗日战火中举校西迁的历史篇章。(记者袁胤)</P>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12
标题: 中国教育网
(中新社杭州七月十四日电)浙江大学十五名学生十二日骑着自行车,从浙大紫金港校园出发,准备用二十八天的时间长途骑行、踏访当年“浙大西迁路”。

  记者从浙江图书馆事业研究所所长林祖藻处了解到当年浙大西迁的故事: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抗击日军的淞沪会战打响,战火很快波及浙江。九月二十四日,一年级新生一千多人迁至西天目山禅源寺上课。

  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学校本部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分三批出发,于十五日全部到达建德。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杭州沦陷之日,浙大师生开始撤离建德,行程七百多公里,迁至江西吉安。

  一九三八年二月,迁至江西泰和。

  一九三八年八月,迁至广西宜山。

  一九四0年一月,迁至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这是浙江大学重要发展时期,至一九四八年三月,已发展成设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七个学院,二十五个学系,九个研究所和一个研究室,两千余名学生的著名综合性大学。

  在浙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过程中,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如竺可桢、谈家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等相聚到浙大,力克千难万险,潜心于科学研究,使浙江大学崛起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中国核弹先驱王淦昌教授关于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博士就是从这里读出去的。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苏步青教授在这里完成了许多数学论著。

  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被中共领导人彭真称为“文军长征”。

  此行,浙大学子将沿途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寻访、追溯六十八年前浙江大学在抗日战火中举校西迁的历史篇章。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12
标题: 杭州日报
沿“文军长征”之路骑行


(2005-07-13 01:59:52)
昨日,由15名浙大旅行者户外俱乐部同学组成的骑行“文军长征”路实践小分队准点从紫金港校区出征。</P>
沿着1937年浙大西迁之路,以骑行方式重温“文军长征”这段难忘历史。据了解,在接下去的28天中,队员们将骑车途经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以及贵州遵义、湄潭等历史旧址开展活动,寻找西迁遗迹。</P>
</P>(记者宓路平通讯员单泠 杭州日报)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13
标题: 桂龙网
<>7月29日,骄阳似火。在宜州市委办公楼五楼办公室里,欢声笑语,掌声阵阵,浙江大学“重走西迁路”主题采访活动及欢迎该校组织的一支“文军长征”路骑行队伍活动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P>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举校西迁,途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与泰和,于1938年8月到达广西宜山县(现宜州市),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艰苦奋斗、坚持学习。宜州时期是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的重要阶段,“求训”是在宜州办学期间被确定下来的,校歌也是在宜州创作完成的,这些使浙江大学与宜州市人民结下了血肉关系。为此,浙江大学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在学校党委副书记叶高翔的带领下,利用暑假期间开展“重走西迁路”主题采访活动,组织了一支重走“文军长征”路骑行队伍,从杭州出发,沿着先辈的西迁足迹,一路骑自行车探寻浙江大学西迁的历史。 </P>
<>    在这次活动中,浙江大学开展助学支教、社会服务、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在宜州成立了浙江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与共青团宜州市委达成助学结对意向书,与宜州各界人士畅谈当年的办学历史。(记者韦焕良) </P>
<P><B>    来源:</B>广西日报 <B>    责编:</B>罗晓
</P>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14
标题: sina网
浙大学生骑车西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6:01 都市快报</P>
<>昨天上午,浙江大学15名学生组成的“文军长征”队伍从紫金港校区出发,骑自行车重走浙大西迁路。</P>
<>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战火很快波及浙江,浙江大学于1940年1月西迁至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这是浙江大学重要发展时期,至1948年3月,已发展成拥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7个学院,25个学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和2000余名学生的 学生们将途经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以及贵州遵义、湄潭开展活动。昨天已到达第一站桐庐。
<P>  (记者周炜李建刚 都市快报)</P>


ad1= "生长发育的三个时期";
link1= "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3844,35018,35047&cid=0,0,0&sid=34674&advid=1807&camid=6538&show=ignore&url=http://www.lotour.com/sinaadv/jumppage/yibao/zg/index.htm";
//左上

ad2= "湿疹皮炎白斑病新疗法";
link2= "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3858,35032,35061&cid=0,0,0&sid=34688&advid=1807&camid=6540&show=ignore&url=http://www.zhgyw.net/link/skin.htm";
//右上

ad3= "全国名牌高校联合扩招";
link3= "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4360,35596,35624&cid=0,0,0&sid=35211&advid=2134&camid=6655&show=ignore&url=http://zhaosheng.chengcai.net/gaokao/";
//左下

ad4= "挖宝淘金 大奖跑不了";
link4= "http://iplay.sina.com.cn/taobao/";
//右下


//浏览器类型变量
var InternetExplorer = navigator.appName.indexOf("Microsoft") != -1;

//ie内容
function IEad(){
        adCode = '     '
        +' '

        document.write(adCode);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ad1", ad1);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ad2", ad2);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ad3", ad3);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ad4", ad4);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link1", link1);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link2", link2);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link3", link3);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note').SetVariable("link4", link4);

}
//ns内容
function NSad(){

adCode = ''
        +'  '
        +''+ ad1 +''
        +'  '
        +''+ ad2 +''
        +''
        +'  '
        +''+ ad3 +''
        +'  '
        +''+ ad4 +''

document.write(adCode);
}

//主过程
if(InternetExplorer == true){
        IEad();
}else{
        NSad();
}
著名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被彭真同志称为“文军长征”。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2 23:16:49编辑过]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18
标题: 中国新闻网
<B>浙大学子二十八天重走“文军长征”浙大西迁之路</B> 2005年07月15日 13:53
<>  中新社杭州七月十四日电(记者袁胤)浙江大学十五名学生十二日骑着自行车,从浙大紫金港校园出发,准备用二十八天的时间长途骑行、踏访当年“浙大西迁路”。

                   </P>
<>  记者从浙江图书馆事业研究所所长林祖藻处了解到当年浙大西迁的故事: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抗击日军的淞沪会战打响,战火很快波及浙江。九月二十四日,一年级新生一千多人迁至西天目山禅源寺上课。</P>
<>  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学校本部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分三批出发,于十五日全部到达建德。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杭州沦陷之日,浙大师生开始撤离建德,行程七百多公里,迁至江西吉安。</P>
<P>  一九三八年二月,迁至江西泰和。</P>
<P>  一九三八年八月,迁至广西宜山。</P>
<P>  一九四0年一月,迁至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这是浙江大学重要发展时期,至一九四八年三月,已发展成设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七个学院,二十五个学系,九个研究所和一个研究室,两千余名学生的著名综合性大学。</P>
<P>  在浙江大学西迁“流亡办学”过程中,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如竺可桢、谈家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等相聚到浙大,力克千难万险,潜心于科学研究,使浙江大学崛起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剑桥”。中国核弹先驱王淦昌教授关于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博士就是从这里读出去的。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苏步青教授在这里完成了许多数学论著。</P>
<P>  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被中共领导人彭真称为“文军长征”。</P>
<P>  此行,浙大学子将沿途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寻访、追溯六十八年前浙江大学在抗日战火中举校西迁的历史篇章。(完) </P>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19
标题: 畅想教育网
浙大学子骑行“文军长征”路实践小分队今日出征 ............................................................................................................................................................................................................................................................  
<>         7月12日上午,浙大学生骑行“文军长征”路的队伍在紫金港校区出发, 15名浙大旅行者户外俱乐部的同学将骑自行车重走西迁路,重温当年浙大文军长征的艰辛历程。省委常委、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团省委书记赵一德,中共遵义市委副书记、纪
委书记陈凌华,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令义,浙大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党委副书记王玉芝、叶高翔等出席出征仪式并骑车为学生送行。
   
    仪式甫始,几位领导身着印有“骑行重走西迁路”字样的骑行服出现在学生面前,张曦为队员授旗并赠送他的题词――“文军长征”。参加出征仪式的领导在横幅上签字,并写上祝福的话语。
   
    简短的出征仪式后,学校领导与队员们共同骑行,经由申花路、丰潭路、天目山路、玉古路进入玉泉正门,浩荡的队伍吸引了不少路人的视线,还有许多学生骑车自愿相随。
   
    半个多小时后大雨倾盆,骑行队伍还是按原定计划到达了玉泉校区,为他们送行的校领导在学校图书馆与他们告别,向队员们赠送风镜、头盔等户外用品,并再三叮咛他们要注意安全。
   
    按原计划他们今天将到达桐庐,这是第一站,在接下去的28天,他们将途经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以及贵州遵义、湄潭开展活动。据悉,为了顺利完成此次活动,出征前的几个月,俱乐部的队员们每周都要参加拉练,并进行体能训练,学校对此也相当重视,为他们联系了当地**及浙大校友帮助他们,省委办公厅还出具了与地方**的联系函以方便他们出行。



<>浙江大学报   2005-07-13 04:15  </P>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20
标题: 求是新闻网
浙大学子骑行文军长征路 自行车队顺利抵达宜山

阅读次数:4085
来源:浙大新闻办 时间:2005-07-29 09:35:23
    7月28日傍晚,“重走西迁路”浙大自行车队顺利到达广西宜山(今宜州市)。受党委书记张曦之托专程赶到宜山的党委副书记叶高翔在宜州高速公路出口处迎接自行车队的15名同学。自7月12日从浙大出发以来,这些来自浙大旅行者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同学们沿着浙大当年西迁办学之路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宜山是他们到达的第十八站。
   
    远远看到战胜沿途种种困难、顺利抵达宜山的浙大学子,叶高翔带头为他们鼓起了掌。“同学们辛苦了!”叶高翔亲切地向同学们表示慰问,并为他们送上了鲜花。经过长达17天的户外骑行,到达宜山时,同学们依然整体状态良好。在场的老师和同学纷纷向他们的顺利到达表示由衷的祝贺和钦佩。
   
    宜山昔称“蛮烟瘴雨”之乡,是浙大当年西迁办学的第三个落脚点。1938年7月,由于战事影响,浙大已经无法在江西泰和继续上课,当年8月,近千名师生开始从江西泰和出发,于当年10月底全部抵达广西宜山。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师生们克服了疾病困扰、经费拮据、物资短缺、日军轰炸等等困难和危险,以苦为乐,勤奋教学,师生们以宜山工读学校为总办公室,以文庙、湖广会馆为礼堂、教室,并在宜山城东门外标营搭盖草屋为临时教室和学生宿舍,教师们分散居住城内各处,坚持办学。在如此困苦的条件下,学校教学秩序井然,科研之风蔚然。1938年11月19日,竺可桢校长在宜山召开校务会议,确定“求是”为浙大校训;1938年12月8日的宜山校务会议还讨论确定了由儒学大师马一浮创作的浙大校歌。在宜山,有一个被当地百姓称为“浙江岭”的地方,是当年浙大文理学院的办学所在地;在标营浙大校舍所在地,建有竺可桢校长的“国立浙江大学宜山学舍记”纪念碑。
   
    当晚,学校假下榻地为自行车队同学们顺利抵达宜山举行晚会,叶高翔向同学们表示祝贺并详细了解同学们骑行途中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等,勉励他们要从这次重走西迁路的过程中,挖掘并发扬在逆境中与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和精神,鼓励大家在接下来的路途上继续发扬坚持到底、不畏艰难的精神,安全顺利走完西迁之路。应邀参加晚会的河池市副市长动情地说,“浙大西迁办学史是浙大的骄傲。每个浙大学子都应该把这段历史铭记在心。浙大曾经在宜山办学也是宜山人民的骄傲,祝愿浙大拥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浙大学生会主席于成龙说出了浙大学子的心声:“宜山人民在当时抗日战争条件非常艰苦的环境下,给予了浙大很多的帮助和支持,这次我们能够重走西迁路,重新来到宜山,一方面感受了前辈们不怕困难,坚持办学的决心和勇气,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向宜山地区的人民表示感谢!”党委宣传部、校团委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并为同学们送上慰问和鼓励。
   
    (解雯 王玲玲)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21
如歌岁月,我们一起追寻
<B>浙大学子重走68年前抗日西迁之路</B>

阅读次数:363
来源:浙江日报 时间:2005-07-13 09:39:15
    本报杭州7月12日讯 今天,浙江大学15名学生从紫金港校区出发,将骑自行车穿越5省市,追寻68年前浙大师生的西迁足迹,弘扬浙大“求是”精神。
     
    来自浙大人文学院的女学生苏波平告诉记者,她们将经过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和贵州等省区,在28天的行程中追寻当年浙大师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光辉足迹。
     
    “七七事变”后,战火很快烧到浙江。同年11月,时任浙大校长的竺可桢率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量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一迁浙江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西宜山,于1940年2月终迁至贵州遵义、湄潭,定居办学达7年之久。西迁途中,在日军狂轰滥炸、生活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学校坚持“求是”学风,鼓励学术研究,成果显著。浙大师生在祖国的大西南宣传持久抗战的思想,播撒新文化的种子,传播现代科学知识。浙大的这段艰难岁月,史称“文军长征”。
     
    这支规模不大的自行车队伍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浙大党委领导为队员们送行,远在千里之外的遵义市也派人专程赶来参加今天的出征仪式。
   
     记者 施晓义 2005-7-13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22
标题: 浙江在线-浙江新闻
<B>浙大学子重走西迁路4:宜山依旧校舍无踪</B>

www.zjol.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9:37:4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P>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浙大学子重走西迁路4:宜山依旧校舍无踪-浙大学子重走西迁路-浙江在线-浙江新闻.files/ad_type1.htm"&gt;

  2. &lt;script&gt;
复制代码


<>  昨天傍晚,我们“浙大学子重走西迁路”的15名队员,顺利到达广西宜州市,当年被称为“宜山”。一路骑行追思当年</P>
<>  从鹿寨到宜山有150公里左右的路程,在一路美景中骑行,我们的心情不由得飞翔起来,那火辣辣的阳光似乎也变得稍许柔和了一些。</P>
<>  黄昏时分,快到宜山城区了。夕阳中,奇峰秀石的剪影变成了淡蓝的颜色,在夕阳的微红映衬之下散发出浪漫和温柔。</P>
<P>  我们一边用力骑行,一边欣赏风景。与此同时,一种思绪渐渐涌上心头:我们的先辈当年在鹿寨到宜山的路途之中,是否也有我们今天的心情?</P>
<P>  回忆当年,1938年的8、9月间,因形势所迫,浙大师生举校从暂借了8个月的江西泰和开始迁往广西宜山。行走到鹿寨、宜山之间的路途时,当时的气温、沿途的风景应该跟我们现在这个时节相差不远。但是,由于当年师生们大多数是徒步前行,所以迁徙的疲惫亦是不言自明。</P>
<P>  烽烟年代勤练不怠我们对于浙大当年西迁宜山办学记忆的最直观印象,是一张浙大师生在宜山标营浙大操场打篮球的照片。画面上师生们在操场上的运动姿势,一如今天浙大校园各个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年轻人。</P>
<P>  只是,宜山浙大操场的背面是广西桂林、河池一带特有的山峰轮廓,这种特有的轮廓与“浙江大学”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照片上的运动就变得不再是单纯的快乐,这场球赛也因此有了历史的韵味。校舍无觅感慨万千</P>
<P>  今天,我们一路寻觅,终于来到宜山标营当年浙大校舍所在地。当年的校舍不见了,带来快乐的篮球场不见了,当年浙大办学的些微痕迹也不见了,一切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了。</P>
<P>  然而,当我们一抬头,那张照片上的山峰轮廓却赫然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下子把我们带进历史的轮回里。这曾经让我们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杭州反复想象、回味的轮廓,如此真实自然,没有老照片的灰暗和陈旧,只是蓬勃满山的绿,沉静自如的安然,好像那沉重的昨天刚刚从它的脚下过去。</P>
<P>  对着那刚刚闯入眼帘,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山峰轮廓,我们长久地注视着。</P>
<P>  在它面前,曾经有几百名万里长征的浙大师生在此晨操、诵读、思索、研究;它的身畔,曾安卧着浙大的校舍、操场,有书声琅琅,有大师智慧的脚步;它也曾惊诧愤怒,当118枚日军飞机的炸弹炸毁了简陋的校舍、珍贵的教学实验仪器,还有走过千山万水的浙大惟一的那架钢琴!</P>
<P>  龙江水仍偎依在山峰旁边,静静地流淌着。当年,我们的前辈也曾饮过龙江水,趟过江水躲避日军的炸弹。江水无语,江水带走她可以带走的那些,但是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P>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王玲玲  编辑: 盛欢欢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22
标题: 杭州网
浙大学子重走西迁路 校领导骑自行车送行
2005年07月13日  00:00:00    杭州网

</P>
12日清晨,浙大15名学生骑着自行车,从浙大紫金港校园出发,准备用28天的时间长途骑行、踏访当年“浙大西迁路”,沿途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寻访浙大西迁的历史遗迹,并开展社会调查。</P>
68年前,浙江大学在抗日战火中举校西迁。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重温当年这段著名的“文军长征”的历史,追寻前辈的办学足迹,成为不少求是学子的心愿。</P>
省委常委、浙大党委书记张曦等校领导骑着自行车,为西行学子送行。</P>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23
标题: 浙江在线
<B>浙江大学8支小分队胜利会师第二故乡遵义</B>
[浙大]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P>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浙江大学8支小分队胜利会师第二故乡遵义--浙江在线-教育频道.files/ad_type1.htm"&gt;

  2. &lt;script&gt;
复制代码


<>  昨天上午,浙江大学8支肩负不同使命的小分队在遵义可桢大桥畔的《国立浙江大学黔省校舍记》纪念碑旁汇合。</P>
<>  在“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求是精神”的圆拱门下,8支队伍兴奋合影。他们分别是浙大学子自行车骑行文军长征路、浙大学生重走红军长征路、浙大青年教授支援第二故乡科技咨询、浙大博士生报告团、浙大研究生遵义挂职锻炼、追寻浙大文脉新闻采访活动、浙大教师自驾重走西迁路、浙大人文学院社会实践。</P>
<>  浙大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在浙大师生“重走西迁路,会师第二故乡”纪念仪式上讲话中介绍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沿着抗战时期浙大的西迁路线风尘仆仆,一路赶来,相会在第二故乡。其目的就是为了重温光荣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求是精神;就是为了不忘遵义人民的养育之恩,把前辈学长与遵义人民缔结的传统友谊一代一代地传下去。</P>
<P>  前来参加仪式的遵义市委副书记陈凌华说,我们是站在以竺可桢先生名字命名的桥旁,是历史把浙大与遵义紧紧联在一起,是艰难历程凝炼了浙大人代代相传的求是精神。浙大之于遵义,无疑是播撒科学的种子,遵义人民为铭记浙大特别是竺可桢老校长为遵义作出的巨大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大桥,以光校长之德,以志市校之情,以扬求是之风。</P>
<P>  《国立浙江大学黔省校舍记》为竺可桢亲题,立于1945年6月,碑文详记了浙大西迁的经过。这块石碑曾被埋于土中,1982年省立三中扩建校舍时被发现,后重立于大桥旁。为纪念石碑的经历,在石碑后不远,又有一块纪念碑,纪念了这段过程。</P>
<P>  浙大校友幸必达正是西迁时期的浙大学生,他曾在浙大附中,继而又在浙大求学7年,他对今天的浙大学生们说,求是精神不仅过去有用,现在有用,将来也有用,不仅对青年人有用,对我这个80多岁的老人也有用。“求是”精神,让我受益了一辈子。</P>
<P>  浙大人文学院学生潘慧敏说,“求是”不是简单的两个字,当年报考浙大时,只知道浙大是一所知名的大学,现在通过寻访,了解了浙大不平凡的这段历史,我为自己身为求是学子而自豪。</P>
<P>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通讯员 单泠  编辑: 曹漪洁   [发表评论]</P>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24
标题: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B>浙大学子重走西迁路</B>本报通讯员 单泠 本报记者 王慧华 摄影:卢绍庆 2005-7-13 07:36




  本报讯 昨天清晨,浙大15名学生骑着自行车,从浙大紫金港校园出发,准备用28天的时间长途骑行、踏访当年“浙大西迁路”,沿途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寻访浙大西迁的历史遗迹,并开展社会调查。
    68年前,浙江大学在抗日战火中举校西迁。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重温当年这段著名的“文军长征”的历史,追寻前辈的办学足迹,成为不少求是学子的心愿。
    省委常委、浙大党委书记张曦等校领导昨天骑着自行车,为西行学子送行。
    此次浙大学子骑行西迁路途中,将陆续为本报发来日记和照片,我们将开出“浙大学子骑行西迁路”实时报道专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2 23:24:50编辑过]


作者: 孤木逢春    时间: 2005-8-12 23:26
标题: 中国教育报
浙大师生“重走西迁路”会师遵义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单泠

  本报遵义8月8日讯(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单泠)今天上午9时许,随着浙江大学15位学生骑着自行车鱼贯进入贵州遵义的可桢桥头,该校自行车、教工自驾车、博士生报告团等7支“重走西迁路”小分队的140多位师生会师遵义,举行“会师第二故乡纪念仪式”。

  60多年前,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毅然举校西迁,穿越6省,行程2600多公里,来到遵义湄潭办学,完成了震惊中国近代史的“文军西征”,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册中西迁办学的典范。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浙江大学发起这次“重走西迁路”系列活动。

  《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9日第2版
作者: 静水    时间: 2007-8-30 04:24
希望外界纷扰没有打乱学子们纯粹的西行的骑行的心




欢迎光临 骑行网 HZBIKE (http://www.hz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