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行] 骑着自行车上天堂·我的滇藏单车之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7 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轱辘  摄影:轱辘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滇藏,一条商旅辛苦走过的茶马古道,一条民族风情迥异的多彩之路,圣洁的梅里雪山,苍山洱海环抱的大理古城,绚丽多姿的纳西古城,风景如画的然乌湖,婉如丝带的尼羊河,殷诚的信徒,神秘的经幡,可爱的藏民,气候多变的圣湖,净化心灵的蓝天白云。。。。。

很多人都有去西藏的梦想,去西藏有很多种方式,而像我这样的单车旅行爱好者踩着单车去西藏,用自己的双脚踏着单车碾过滇藏公路,然而正是因为单车旅行,让我体会到了不同的云南,不同的西藏,让我体会到了其他旅行方式不能体会到的滇藏,验证了我们青春飞扬,验证了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梦想执着的前行,在脑海中留下一段永生难忘的回忆。

     其实,这次去西藏单车长途旅行不是我的第一次旅行,06年的假期我已经经历过一次长途旅行—古丝绸之路—兰州到乌鲁木齐,在那次旅行中我积累了很多关于单车旅行和户外的知识。也就是在那次旅行之后,我决定要在07年的假期西藏自行车旅。既然决定要进行单车旅行,首先要搞定的就是一辆单车,原先旅行的那辆已经在我经济拮据时被我卖掉,市场上单车五花八门,但是真的要搞一辆适合进藏的这样高强度旅行的单车还是得经过慎重的选择。要考虑其各方面的性能,价格稳定性,安全性,等等。对于我这样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来说,选择一辆入门品牌的山地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起初我想买一辆美利达(MERIDA)的勇士,公爵或者旅行车,后来在车店老板的建议下,最终选择了自己动手组装一辆旅行山地车。

由于自己有了一次长途旅行的经验,平时又经常在车行,晚上的时还经常游走于各大单车论坛,很快,很中自己意的一辆旅行车就诞生了。配备了原有的水壶,水壶架加上驮包,车灯,码表之后,我的完美版旅行车总算大功告成了。

自己对云南和西藏感兴趣所以就选择了走滇藏公路进藏。这条公路建成通车于1974年。滇藏公路是四条进藏公路海拔最低的一条,全线途经中甸盆地和横断山脉,最高海拔4280。沿途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景色怡人,民风淳朴,少数民族众多。这条线就是高旅入土走的“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从滇藏公路到到达茫康之后,我们还要走川藏公路到拉萨。这是一条多姿多彩的进藏路线,经过藏族、纳西族、白族、工布族等各民族聚居地,领略不同的民族文化,同时这里有奇异的地貌特征,高山群峙,大江汇流,有著名的横断山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开满野花的高山草场,巍峨的梅里雪山,宁静的然乌湖,童话般的香格里拉,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这一路上,我们翻越了8座超过4000米海拔以上的高山,在大地和云端不断的舞蹈。

7月14日,在俱乐部会员(骑行客自行车俱乐部)的欢送下,我们登上了嘉兴到昆明的列车,我们随身携带的自行车随即就被列车员要求补票放入行李仓,还好列车长比较通情达理,3辆自行车就收了我们一辆的托运费,用了将近5个小时安顿好了我们的自行车,那样我们也能够有个位置好好地坐一会,这是将近40个小时的硬座,之后我们才发现将我们的车子放进行李箱是明智的。因为这趟火车严重超员,我们的那一排10个座位到人流高峰的时候居然挤了大大小小、老老少少20几个人,夸张吧?小孩子在车厢里吃喝拉撒都在同一个地方进行,搞得整个车厢都布满了臭熏熏的怪味。经过将近40个小时的煎熬之后我们乘坐的列车还算准时的到达了昆明站,我们没有选折在昆明休整,而是马不停蹄的赶往大理下关,3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此行的出发地大理古城,在大理古城门口我们与一路短信联系的安徽车友会和。至此,这次单车旅行的4个车友顺利集合,他们分别是,安、安于、高原还有就是我了,结伴旅行的好处就是路上不会很寂寞,也更安全,大家一起吃饭也可以吃的好一点。

我们在大理古城做本次自行车旅行上路前最后的准备,大理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云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大理风光甲天下,“风花雪月”是大理的著名“四景”即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苍山19座峰巍峨险峻,18条溪水飞瀑如银,奇特的蝴蝶泉。望夫云,玉带云,雄伟的崇圣峙山塔斑驳的大理石,明澈的洱海水,游览于水色天光之中,可以领略大理的自然风光以及悠历史古迹。

大理古城历史悠久,如今的大理古城是棋盘式建筑,外墙为砖,南北城楼上修建巍峨的城楼,5街8巷,弹石和引马石相砌的路面,作坊、商店、寺庙、书院、教堂等古建筑点缀其间,幽静典雅,古色古香。由于大多数居民为白族,所以建筑很有民族特色。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每户院内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白族人非常注重门楼的装饰,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闽剧建筑中堪称一流。

[ 本帖最后由 轱辘 于 2007-9-17 14:16 编辑 ]

第一张.jpg (156.12 KB, 下载次数: 93)

第一张.jpg

出发.jpg (174.32 KB, 下载次数: 101)

出发.jpg

大理洱海.jpg (150.72 KB, 下载次数: 100)

大理洱海.jpg

大理洱海2.jpg (147.73 KB, 下载次数: 94)

大理洱海2.jpg

大理三塔.jpg (145.65 KB, 下载次数: 100)

大理三塔.jpg

新华村黑龙潭.jpg (149.78 KB, 下载次数: 94)

新华村黑龙潭.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4:20 | 只看该作者
大理——丽江(141)
滇藏初体念,领略祖国西南的壮美
大理是梦开始的地方,伴着蓝天和白云,我们穿越与山水之间,大丽线(大理到丽江的公路)路面非常的平整,景色和江南的差不多,途径路边有很多白族民居。出大理翻越此行第一座山,山不是很高,坡也就跟杭州的径山差不多,长度也相当,7公里的连续上坡,后面还有几十公里的起伏,一路上可以听到坦克基地训练时发出的轰隆声,在刚上坡没有2公里我的膝盖就隐隐作痛,在上第一个坡的时候我没有很好的掌握好自己的自行车的登踏节奏,自行车变速的齿轮也没有调整好,当勉强踩完七公里上坡的时候,我的右脚已经无法正常下车了。我想很多骑车的人应该都体会过膝盖痛的感觉吧。对于自行车旅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一个膝盖痛了,如果坚持不了第一天的骑行,那么他也就可以宣布这次旅行结束了 ”。我可不想这么快结束我的旅行,看来只能坚持了。同行的一个车友还没找到上坡的感觉,刚开始他是见坡就推。在山脊上一路上下坡到达鹤庆。我们迫不及待地找了家旅馆住下,好好FB了一顿。后来我们才发现这一顿是我们吃地最经济实惠的一顿。经过一夜休整,从鹤庆到丽江的路非常平整,跟江南一带没有多少区别。路过藏刀和藏银的发源地新华材我们很顺利地到达了丽江。

丽江古城.jpg (129.13 KB, 下载次数: 103)

丽江古城.jpg

狗.jpg (84.6 KB, 下载次数: 100)

狗.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4:22 | 只看该作者
丽江——香格里拉(172)
雨中骑行,痛苦与快乐并存
单车旅行有一个好处就是遇到美景就可以立即停下来拍照,一路上你可以不断地按着你的快门把所有美景收入其中。我在这次旅行之前还特意买了单反相机尼康D70s。后来发现相机镜头出了问题无法准确对焦,后面的旅行中拍出的照片就较少了。
丽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有别于中国任何其他古城,丽江没有整齐规划的通路网,也没有坚固的城墙,古城修建者挖河时想到的不是公公整整的垂直,而是自然的曲线,城依水建,河流到哪里古城就修到哪里。1961 年成立纳西族自治县,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古纳西王国的心脏。纳西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文化,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东巴文化的中心。东巴文字被誉为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被称为“洞经音乐”的纳西古乐是世界音乐的活化石。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对丽江的印象却没有大理那么好了。游人如织,浮华的生活使丽江失去了往日古老的气质,商业氛围太浓厚,置身其中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还好还有一点点东巴古乐和小桥流水提醒这不是在江南的某集市。
经过在丽江两天休整的膝盖已经恢复地差不多了。出丽江不久便又迎来一个8公里的上坡,也迎来云南地区的雨,不大不小,就是无休止地下。在雨中爬完8公里的坡之后就可以看到拉市海金了。说是一个海,其实也就是一个很小的湖。(藏族人字典里没有湖这个字要么讲措要么讲海)。再上一个8公里坡,然后下完10公里的总坡,我们的视野突然开阔起来,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雄伟的长江第一湾。沿着长江一路骑行便到了虎跳峡镇。
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中甸县交界处,长达17 千米,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最高落差达200 米。峡内有险滩12处,最窄处仅30 米,江心有一巨石,相传有虎一跳而过,称为“虎跳石”,峡也名“虎跳峡”。长江从青藏高原奔流向下,至丽江石鼓镇旁,突然急转向北而去,形成壮观的长江第一湾。金沙江又从长江第一湾调头向北方,如一条神龙切断高入云霄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罕见大峡谷,此即虎跳峡。这里两山峭立,江水急流,景色奇险,风光绝丽,已为著名旅游探险胜地。
由于下雨,道路塌方,我们没有徒步虎跳峡。
虎跳峡镇到香格里拉一天的路有97公里,从公里数上来说不是很多,在江南有三四个小时就能完成,可路书上一看,有49公里上坡,还下着大雨。出门没一个小时我便全身湿透,还好我们是在剧烈运动,要不然非感冒不可。到高原旅行最可怕的就是感冒了,高原反应可以慢慢适应,而小小的感冒却可以夺走一个人的生命,可怕的肺水肿,脑水肿可以在几个小时之间将送人去见马克思。
49公里的上坡我一直落在倒数第二个。下午一点多到达山顶。山顶雾大得出奇,能见度只有几米。后来才得知这里常年都是这样的。赶到前面两位车友后,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本想等大雾散去后看看哈巴雪山的壮观,在一个小时的等待之后终究宣布无果而退。下完坡很快便到中甸盆地。雪山环抱的中甸,肥沃的草原上,牛羊悠闲的吃草,波光粼粼的奶子河则如一条在天上飘着的洁白的丝带,静静的流淌,阳光如万支利箭刺过层层乌云。射在铁青的山脉之上,整个草原沐浴在杂金色的光辉里。我们的骑行格外轻快,完全没有了早晨爬坡的疲惫,2个多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中甸(香格里拉)县城。                                                   
提到香格里拉不的不提一本书和他的作者,詹蒙肆•希尔顿和《消失的地平线》描述了一个美丽的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香格里拉。是他向全世界传播了香格里拉这个象征人间美好仙境的名字,同时把中甸的美景展示给全世界。
距香格里拉县城3公里的山上坐落着具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的寺院,建于1681年,占地500余亩。寺名为五世**所赐, “松赞”是指天界三神帝释、猛利、娄宿的生活场所,“林”即为寺的意思。寺院依山而建,异常壮观,寺中藏有丰富的文物。主寺扎仓大殿建在全寺的中央,大殿宽敞,可供千人打坐念经,四周是藏传佛教的壁画,在酥油灯的照耀之下金碧辉煌。
在香格里拉的青稞客栈里听了两天的雨,客栈的美籍华人老板很有意思,还吃了他亲手为我们烧的美国口味的中餐。住在我们对门的是一对自行车环球的夫妇,两人应该都是作家,每天都在电脑上不停的写。他们已经走了18年了,除了南极,几乎所有的大陆都留下了他们足迹,这是他们第二次到中国来骑行,去年他们也骑行了丝绸之路。我用我那蹩脚的英语和他们交流起来还不算吃力,彼此聊的很开心。给我的旅行我的人生很大的启示。我非常向往他们这样的是生活方式。

[ 本帖最后由 轱辘 于 2007-9-17 14:32 编辑 ]

奶子河.jpg (121.76 KB, 下载次数: 89)

奶子河.jpg

山村.jpg (138.67 KB, 下载次数: 99)

山村.jpg

香格里拉花海.jpg (133.18 KB, 下载次数: 99)

香格里拉花海.jpg

香格里拉民居.jpg (144.73 KB, 下载次数: 96)

香格里拉民居.jpg

出虎挑峡.jpg (140.11 KB, 下载次数: 112)

出虎挑峡.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4:24 | 只看该作者
香格里拉—德钦  (190公里)
翻越白马雪山,走过滇藏的第一道坎。
这段路将走完滇藏线上最后一个县城,也将翻越我们进藏路上第一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
清晨我们的邻居都还没有起床,我们就打理好行李,轻轻地上路了。吃早饭的时候一位藏族司机试图说服我们包他的车进藏,谁知道我们的信念是“非旱马不搭”。出香格里拉,上一个两公里的小坡下到盆地公路,一直沿着纳帕海边上骑行,纳帕海是一个季节性湖泊,因湖中绿草繁盛,故又名草海。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因世界濒危珍禽黑颈鹤在此越冬而闻名。每年夏季,四周山上的的积雪融化流入纳帕海中,纳曲河、奶子河等河流也注入海中,形成四面青山环抱,湖面波光粼粼的迷人景观。至秋季,湖水由山脚9 处落水洞从湖中排出,流入金沙江,纳帕海变成了一个高山草甸,这时正是牧民放牧的黄金季节。至秋末冬初,黑颈鹤、斑头雁、野鸭等纷纷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这里过冬,这里又成了一个鸟的世界。      
今天老天还算照顾我们,是阴天,高原旅行最希望的天气,如果是晴天的话,太阳实在太毒了,如果是雨天的话我们宁愿选择晴天。当然阴天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照起来的照片效果就不怎么样了。
继续前行,翻过一个3000多米海拔不知名的山,一路开始下坡,连续的20公里。山口的风无比的大,我带上了头巾防寒,继续500米,我的手冻的不行,带上长指手套,又继续,我的大腿又冷的不行,就这样到最后我穿了冲锋衣还有抓绒下身的两条长裤。一路上不断可以看到队友停车在添衣服。在山口看到的纳帕海格外美丽。继续下坡我们进入丛林地带,一路上我们经过了很多和自己有关系的214国道的界碑。2008 、1997、 1984 、1987、1959、1963之类的我都站在界碑旁边留影纪念,耽搁了不少的时间。在金沙江边上起伏16公里之后眼看就要到达奔子栏了,不料前方发生了塌方,很长一排车被堵在路上,当然我们也不例外,不过我们可以到达堵车的最前方。两个小时之后路终于通了,跟着一辆军车我们冲了过去。在过塌方地的时候还有大石头不断的往下面掉,通过后一个小时我还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心跳应该维持100以上。其实艰难的路段才刚刚开始。出了奔子栏之后的路就不那么好走了15公里盘山路,很陡(海拔上升一千左右),刚上坡没有多就就开始下雨,幸好我们在香格里拉已经买好了备用雨衣,不应该不是备用的,我是外面雨衣,里面冲锋衣,这样至少可以保持四五个小时的干爽,前面的路已经把我们的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后面还有二十几公里的路,再拍完1963年的路碑之后雨已经很大了,安他索性连雨衣也不穿,他闲穿雨衣太闷。很快我们四个人就分成了两组,安和安于跑在了前面,我和高原跑在后面,过金沙江第一弯的时候路边有一座正在建造的房子,我很想到里面去躲一下的,因为雨实在太大了,偶尔还打一个雷,恐怖中,但是看前面的两个车友已经离我们很远了,我不得不跟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完成我们今天的行程,为我们明天翻越白马雪山做最好的准备。快到书松的时候路过东竹林寺(它建造与1667年,1985年又在现址重建)。路边上坐了两个喇嘛,我很想向他们要点吃的,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通汉语的,只好作罢。转过一个大弯之后,就能够听到书松镇上的广播了,西部的镇上一般都会有广播,早上和傍晚各播出一次。听到广播声就看到了希望了,晚饭离我们不远了,一口气冲到书松唯一的旅馆。老板对我们这样的旅行行为没有丝毫的新鲜感,当他拿出他那本本子之后我们才明白,他这是个必经之路,每一个在他这落脚的行者他都留下了只言片语和联系方式。同样我们也留下了“www.0573bike.com” 的文字。
在旅店老板的建议下第二天我们4点钟就起来,5点钟准时上路了,老板准备了够一天吃的馒头,由于前一天我饿的实在不行了,我一口气要了10个。后来才发现这些馒头是死面做的,吃一个顶好几个普通的馒头了,不过带着这些馒头我心里就有底了。小雨中,天还黑着。借助头灯的灯光我们开始爬坡,一个多小时后天空开始放亮,传说中的弹石路(雪山上为了防滑特别设计的路面)也如约而至,在雨中爬坡是件枯燥的事情,想快却快不了,只能够把自行车调到最小齿比漫漫的爬,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是唯一可以欣慰的事。这一天一起爬白马雪山的还有来自武汉的车友,山上点点五颜六色很是壮观,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也在不断的下降,单靠踩单车发的那些热量已经无法满足湿透的身体所需的热量,下肢漫漫变的僵硬,这样下去肯定不行的,于是乎我便下车推行,其实推车和骑行的速度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每小时5公里的样子。等到下肢热了又上车骑一段,,就这样不知道几个轮回之后,渐渐的向山顶接近,已经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了山顶的雪了,用温度计测量后发现气温只有3摄氏度。但看到山口的兴奋可以盖过天气的寒冷。一鼓作气冲了上去,其实那时侯很想跟朋友分享下山口的景色,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到达如此高海拔的地方,可惜没有信号。 看来中国移动的全球通还是有盲点的。在第一个垭口拍了照片并且等待后面的车友之后,开始向第二个垭口进军,(白马雪山一共有3个连续的垭口要在一天内完成)。路过几家牧民家门口遭遇藏狗袭击,狂吠不止,还追了我们前面的安一小段,还好有一辆车子开过,让我幸免遇难,其实那时候我已经没有多少体力来对付它了,它要是追我的话我肯定逃不掉的。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第三个垭口的脚下,那时候体力其实已经完全耗尽,我们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在骑行,1公里就要休息一次,连抬脚下车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帮助才完成。用完最后一点水后,凭借最后一点体力,最后一点意志力,跌跌撞撞的到达第三个垭口。在垭口没有太多的停留,放开速度,体验飞翔的感觉,体验高速通过弹石路的刺击。还没有下完坡,我们就看到了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据说人品差的人是看不到梅里的。梅里曾被上世纪初在中国西南长期考察的美国人洛克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按照云南人的说法,能够看到梅里雪山的人人品应该都不错。
梅里雪山雄距在横断山脉深处,东西面为怒江澜沧江两大江相夹。梅里雪山冰峰横亘,13座海拔6000以上的雪峰一字排开,被称为太子十三峰,其中主峰卡格博海拔6740米,有“雪山之神”之称,卡格博是藏传佛教的朝拜圣地。每年秋末冬初各地藏民不远千里赶这里来朝拜神山,围着神山转经,少则7天,多则半个月。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至数倍,匍匐膜拜,场面极为壮观。
卡格博峰至今还是一座处女峰,早在1902年,法国就组织登山队试图攀登。之后美、日、中联合登山队有进行4次攀登,但都失败。1991年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再次向山顶冲刺,全部遇难,遗骸到1998年才被上山采药的当地藏民发现。
沿着澜沧江边,看着梅里壮美的景色我们已经忘却了早上爬坡的疲惫,很快就到达了迎宾台,那里是观看梅里雪山最佳角度之一,领略完梅里的壮美,继续下坡到德钦县城。那天我们住一家藏族涉外旅馆,老板是康巴藏族,为人豪爽。服务员使得一口好英语。很多老外住在这里休整,补给准备徒步雨崩,明永冰川,也是进藏最后休整的一个县城,同样有很多人在这里开始有了高原反应,医院因为高原反应挂盐水的人不少。
雨崩徒步。位于梅里雪山背面的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拥,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20几户人家,仅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
明永冰川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它从海拔5500米向下一直延伸到2700米的森林地带,离澜沧江江面仅800多米。

梅里雪山.jpg (89.96 KB, 下载次数: 101)

梅里雪山.jpg

梅里雪山2.jpg (87.31 KB, 下载次数: 93)

梅里雪山2.jpg

梅里雪山3.jpg (106.07 KB, 下载次数: 90)

梅里雪山3.jpg

梅里雪山4.jpg (100.48 KB, 下载次数: 100)

梅里雪山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4:35 | 只看该作者
德钦——茫康(223公里)
走过本次旅行最富挑战性的路段
由于连日的大雨,造成道路大面积塌方,拦住了通往西藏的路。在德钦休整了一天之后,我们试探性的上路了,走到哪里算哪里,前一天晚上还希望能够看到日照金山,第二天早上却睡到7点才迷迷糊糊醒来,在德钦汽车站送别车友安于,他由于时间原因只走到梅里雪山就回去,坐大客车到香格里拉然后转车到攀枝花,最后乘火车到安徽。本以为之后的路我们3个会孤单,到了茫康之后我们发现情况完全相反,路上的骑行者就象赶集一样。到时候我再细细道来。
在爬完白马雪山之后我们的爬坡能力仿佛很快得到很大的提高,11公里的坡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飞来寺,我们终究还是没有看到日照金山,从前一天就在这等待看日照金山的游客们那里得知,由于云太多了今天早上没有看到日照金山,在观看梅里雪山最佳角度的地方我们拍照留念之后,我们在卡瓦博格注视下下坡30公里,这是本次旅行到目前为止最爽的一个坡,在下坡16公里之后柏油路如路书上描述的一样如期的消失了,第一次经历在如此多的碎石路上下这么长这么陡的坡,从这里我们的旅行也就进入了土路阶段,路边上有很多事故车辆的残骸,在一个转弯处我们看到了早上在路上超过我们的摩托车友,他们其中一个暴胎了,在这种路上摩托车暴胎是很正常的是,何况我们用的是自行车呢!之后的路上也验证了,下完大坡之后我们开始了起伏路段,本来我们想赶到云南境内最后一个镇,佛山镇解决我们的中饭问题,可是路况实在出乎我们的想象,还没有走几公路路,安他在几分钟前补的胎再次干瘪了,无奈,我们在补完胎之后只能够在路边上享用我们的午餐了,压缩饼干,和面包榨菜,在进藏的路上能够不把自己可怜的肚子饿到就不错了。午餐之后,没有经过多长时间我们就到了佛山镇,在镇子上最后一家饭店我们加了少许的水,,我们没有时间停留,今天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一段,继续上上下下碎石路37公里之后,我们到了滇藏分界线,刚过界碑我们脚下的路马上就不是那么好走了,有些地方的路可以用消失来形容,西藏境内正在修路,大修。我们就在想云南怎么就这么吝啬啊,柏油公路就差这么几公里就到西藏为什么不把他完成呢。这一路可以看到脚下的公路就沿着江面起伏不定,在快到盐井的时候公路开始爬升,离澜沧江江越来越远。早早的我们就看到了盐井镇,可是公路在山里转了N个弯之后才到镇上,很庆幸这一天由于我的运气没有暴胎,顺利到达盐井。
盐井一个与世隔绝的小镇,分为上下盐井,上下盐井仅一沟之隔,但他们的民族和宗教却截然不同,下盐井都是纳西族人,但这里的纳西族民众和云南一带的纳西族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了,他们受藏民的影响很深,住的是藏式的房,吃的是酥油茶和糌粑,说的也是藏语,最关键的是他们信仰的是藏传佛教,而上盐井全都是藏族人,信仰的却是天主教,这里有整个藏区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由一名法国的传教士1855创建,解放前一直有外国的传教士在这里,如今的教堂是80年代重新翻建的。天主教也入乡随俗,有很大一部分被藏化了,圣像有哈达围着就是最大的特点,但是它的宗教仪式还是没有变化:受洗、皈依、起教名、祷告、弥撒、唱圣歌、领圣餐等。
在盐井休息了一个晚上,雨还是照样下个不停,导致的结果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前方的路到底是通还是不通,我们不感贸然前行,等待从芒康方向开来的汽车问问路况。到九点多终于来了一辆皮卡,不管了,我们还是冲吧,能够到哪里算哪里吧,出发前我们准备了两天吃的干粮,把自己的行李放到了一辆后勤车上面,跟我们一起到盐井的还有一个队伍有一辆后勤车,我们打算以轻装上阵冲到芒康,没有想到这辆后勤车反到成为我们一天走不出红拉山的主要原因,老天真的很不配合我们,刚出发不就雨就大来了,我们一行7人(其中有两个女孩,有一个还是87年世界锦标赛400米的冠军,现在是贵州省的教练),我们牢牢的咬住我们的后勤车,开车的兄弟也很配合我们,开一段就给等我们一会,给我们打打气,雨还是一直下,像黄豆一样大的雨打在我的脸上,我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它,我一心想着今天一定要冲出去,要冲出这个鬼地方,这条路上实在太危险了,我都不敢停下来拍照片,时常有很大的石头从山上滚下来,见多了,产生了免疫,我也不在乎太多了,绝对没有第一次看到塌方那样紧张了,很平静的加速通过,躲过落石,有时候还要骑后勤车前面,帮他们清理落石,让它顺利通过。一路上有很多工棚,有很多倒班工人住在那里,大多数工人都是来自四川,看着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危险的工作环境,真的打心底里佩服他们。同样也很感谢他们为我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创造如此伟大的一项工程。快接近山顶的时候我已经超过后勤车很大一大段距离了,我们所有的给养都在后勤车上,所以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等它,我们担心的是如果我们过去了,后勤车由于塌方堵在路上,然后我们有没有冲出去的话,我们只有饿死在路上,躲近一个简陋的工棚,我们想把体温恢复一下,脱掉已经全部湿透的衣服,在工棚的燥边我们开始烤火。真的很不想走了,要是能够在这里住一晚那该多好啊。可是要继续赶路,半个小时之后,后勤车上来了。很不情愿的穿上冒着蒸汽的外衣继续上路,这里离山口已经不远了。心里估计一下,大概有2个小时,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走到山下。刚上路不久我们的后勤车就陷在了红拉山路上厚厚红泥里。还好有一辆警车通过,把后勤车拉出泥潭,西藏这边的警车多数为四区车,马力很足。看着警车呼啸的离去,再看看我们的后勤车惶惶悠悠的艰难前行,我们还真替它捏把汗,刚上路不到一公里,它又陷入泥潭,看来我们今天真实凶多吉少啊。没有办法,我们不能够被困在这里。兄弟两轮番的开车,倒车,冲入泥潭,结果越是冲陷的越深,接近傍晚又没有车从我们这边经过,没有办法,我们只有靠自己了,先把车上的行李统统的拿下来然后,降低车的重量,果然这个方法好,尝试了两次就通过了泥塘。然后我们又把东西装上车子,继续前进。几次折腾下来,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我也开始担心我的家人没有收到我的平安短信在着急,在山上没有移动手机信号,当地人用的是全灵通,用的是电信的信号,电信在西藏特别发达,几乎在国道旁边全部覆盖,包括全部山口,每路过一个工棚我就向里面喊可以打电话不,给我的结果都是否定的。担心也没有用,家里人一定知道没有信号的。我们到达了离山顶还有一公里的红拉村,看看时间,看看天空,我们决定在好心的藏民自家的牦牛藏蓬里对付一个晚上。帐篷里面有一个火炉,可以用它把白天淋湿的衣服烤干,帐篷很简陋,两边是石头砌的矮墙,上面是牦牛毛编的雨布。虽然有点简陋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已经是享受了,我们可以在里面烤面包,可以在里面烧个小菜,睡觉的时候很挤,但是很温暖。
第二天早上我们还在帐篷里躺着,就听到了牧民出去放牧的铃铛声。八点了终于被调皮的小孩吵的不能够再睡觉,起床整理东西,胡乱吃点点压缩饼干就准备下山,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山顶了,没有做任何停留我们就开始下山,下山的路都是红泥路,非常的滑也很沾轮胎,这个时候就体验车辆性能和车辆操作技术的时候到了。我的自行车装的是V刹,通过轮子带上来的泥马上把我的轮子卡死,这时候就应该后悔没有装碟了,我得骑一段然后下车找个棍子把里面的泥橇掉,然后继续。下坡的路上有很多的弯,我不敢提高速度,其实也提高不了,过弯的时候还要自己踩几脚。V刹还有一个弱点,刹皮在泥泞的地里通过就磨损的速度让我难以想象,下完一个20公里的坡后我发现我的钢圈已经磨出一条条的痕迹了,我心痛200块钱一个钢圈啊。到了芒康立马换新的刹皮。艰难的度过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们总算到达山底,开始走平缓的道路,不时的还要涉水,开始几次我冲一把还能过,后面的水越发的深了,河底又是乱石,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一块大点的石头车轮就通不过去了,有一次水比较深,安顺利的通过,我就不那么幸运了,整个人倒进了水里,装备和衣服全湿了,不过让我知道了水有多深,刚刚漫过我的膝盖。淌过河,拍拍身体,继续上路。这一路上有太多的无所谓了,无所谓下雨,无所谓爬坡,无所谓睡工地…
经过两天的奋战我们终于到达芒康县城,扑向电话亭向家里报平安。
芒康位于川、滇、藏三省公路的交界处,这里真是让我们几个走滇藏过来的大吃一惊,原来有这么多车友进藏,随便问一个车队都是5、6个7、8个的,最多的一个车队居然有三十个人,让我很是开眼。根据后面的旅行观察,这么庞大的队伍要完全靠自己走过进藏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因为后面的旅行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包车赶路的骑行者。

马尼石.jpg (188.92 KB, 下载次数: 106)

马尼石.jpg

那一年我来到这个世界.jpg (158.36 KB, 下载次数: 91)

那一年我来到这个世界.jpg

去盐井的路.jpg (221.54 KB, 下载次数: 97)

去盐井的路.jpg

我.jpg (122.31 KB, 下载次数: 93)

我.jpg

休息.jpg (135.8 KB, 下载次数: 93)

休息.jpg

在那里度过一夜.jpg (233.17 KB, 下载次数: 103)

在那里度过一夜.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4:39 | 只看该作者
芒康—邦达—然乌 450公里
换一种方式,我们仍然走的惊险刺激。
在芒康休整了一天后,我和安原本想到左贡再等从盐井出来的高原的,在雨中刚出芒康没有多久,我就胸闷无比,可能是因为早上心情不是很好,导致有轻微的高原反应,上了大概4公里的坡,我的胸闷又加剧,我不敢再往前赶了,因为海拔在上升,这样下去身体的不适肯定会加剧,加上有时下雨,索性不走了,回头,到原来的旅馆里住下来,再好好休息一天。中午天就放晴了,也收到了高原的短信,山上的塌方已经通车了,他们的车已经出来了。身体的感觉也好多了。
再休息一天之后,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芒康到竹卡的里程很轻松,应算作是休整式骑行。出芒康3km就是土路了,缓坡13km到海拔4380米的拉乌山山口。在山口的时候遇上很多从川藏过来的人,一直下30km到竹卡,又称如美镇。大下坡路陡弯多,沿途已能看到澜沧江。下坡的后半段风景很美,有瑞士的味道。
到了西藏境内,民风也完全变了,其实昨天的路上我也明显感觉到了。路上的小孩变地很调皮,他们看到你们自行车通过,会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连滚带爬的跑到马路边和你说“HELLO”“BYE”“扎西德勒”,这时候你千万不要停下了,当你停下来,他们就不怎么友好了,立马把你团团围住向你要钱,或者其他什么的,如果他们是一两个那还好摆脱,如果是一大堆的话你就逃不了了。他们会在你走的时候把你车上能拿的东西全部拿走。唯一摆脱他们的办法就是快速通过。过了拉乌山口连续下坡中经过如美村的时候就有一帮小孩站在路中间拦着通过的路,小孩站成一排手拉着手站在路中间,安正好走在我的前面,他习惯性的减速,我也只好减慢速度。后面的小孩就一把把我的防潮垫给揪走了,然后上来向我要5块钱,看着他手里好象还拿了一把镰刀,我当时也没有多大的在意,还好安回头上来从兜里掏出几颗糖给他们,他们才作罢把防潮垫还给我。其实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后面的一位女车友就招受了他们镰刀、口水、石头的袭击。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旅行者喜欢把自己带来的零食分给这些小孩,尤其是老外,有些人给的是糖、铅笔、本子什么的,有的人索性就给他们钱了,渐渐的小孩门看见旅行者就觉得会有东西给他们,而且认为这是旅行者应该给他们的。还有些家长也会怂恿小孩子到路边去讨东西。在进藏的路上碰到调皮的小孩和藏狗一样可怕,他可以用东西扔你、可一吐你口水、可以调皮的把你车上的东西拿走,但是你却不可以还击,毕竟他们是小孩,藏狗追了你还可以用石头或者其他什么武器和他们斗一下。
我们很轻松的到了竹卡,吃过干粮准备上路的时候,被前面的车友告知,在我们下一个住宿点有鼠疫,后面从竹卡兵站上得知他说的是真的。我的天那,这种在一个世纪以前就消灭的东西怎么还在的啊。发生鼠疫的地方是我们必须进行食物、饮水补给的地方。我们要么选择坐车过去,要么就是今天休息,第二天赶早翻山还不一定可以过去,因为很多轻装的人都没有能在一天内到达左贡。矛盾中,大家坐在一家旅店的门口聊天吹牛,过一辆车就拦一辆,两个小时过去了,就两个车友搭大卡车走了,与我们一起困在那里的还有20几个车友,路过这的车子很少,尤其是可以带自行车的。办法,我们现在只能够包一个车子了,卡车,就那种东风大卡车。其实坐这样的车很危险的,尤其是在这样的路上,有还几次,路窄的只允许卡车一个轮子通过,而下面是几百米高的悬崖,恐怖中。车子6点钟才开出,一共坐了17个人17辆车,还有一堆的行李,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安顿好车之后就没有地方坐人了,连站的地方也没有,还发现很多车磨损很严重,当然也包括我的爱车,没有办法出来旅行就不能够像在家里一样呵护我们的爱车了。卡车在山里面不停的饶转,我们连我们脚下的路都看不到,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很是恐怖,还是不要看的好,大家一起高声的歌唱,聊天。有的在摇晃中拍照,我没有把我那个相机拿出来。九点多山里的天就黑了,我们还是翻过了一座山,后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山,海拔有5000多,其实我很后悔当时我挡车了,其实我应该骑车过去的,那样的感觉一定很好,山顶在下雪,由于是黑夜,我也不知道雪到底有多大,只是看到白茫茫的一片。12点钟卡车终于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完好无损的,我真的很担心,司机一不小心,哪里出了岔子,那我们就完了,彻底的完了。还好,我们是安全的从山上下来了,老天保佑我活着出来了。
第二天,我们没有在左贡休整,继续前进,一路起起伏伏,主要是沿那曲河缓上,全段都是柏油路了,骑行难度不大。路边上藏民的房子多建在山坡上,石木结构,一般是2到3层,房间一般呈四方型,立柱与横粱均绘以彩画,十分华丽。
大家一路你追我赶,早早就到了邦达,邦达青年旅馆的签名强很是壮观。邦达是个丁字路口,因兵站而繁荣,直走即到昌都,要经过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邦达机场。左走是去八宿(白马镇)的路。邦达海拔4390米,如此高海拔的地方煮面条不仅时间长,而且只能拿高压锅煮,否则煮不开,这也是就连一碗面条价格也很贵的原因之一,还好我们只在这里呆一个晚上,在高海拔睡觉真的不是很舒服,上个楼梯都要喘很长时间。我们住的地方10块钱一个晚上,空空的房间就几张床,在那里洗一个澡是很奢侈的事情,我们也没有太多的在意这些,一路上都是这么过来的。
早上起来发现我的轮胎没有气了,扒出外胎发现气门坏了,没有带修气门的东西,换了条新的,没有想到才是今天换胎刚刚开始。邦达至业拉山口是路况很好的柏油路,爬14km上坡到业拉山口,海拔4670米。出山口后3km开始砂石路面。直下怒江72拐,180度的急弯很多。最烂的路,最急的弯,盘山公路转弯处的灰比较厚,里面暗藏着大石头,转弯的时候很容易摔交,手容易被震伤。我的前叉在红拉山上就被泥给堵住了,避震性能很差,顺着嘎玛沟下山,当下到怒江边的山上时可以看到无比壮观的两山夹着的小河似的怒江,从垭口下山40KM到江边,再沿江下5KM后到怒江桥。在怒江桥之前有一个废旧的饭店,里面都是像我们这样的骑行者的签名,很多,连房顶都有,看来那些签名的人花了不少心事和时间,我们在那里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就上路了,怒江桥有军事设施不让大家停留也不能够拍照,在距桥一公里的地方我发现我的胎又破了,看看前面的车友已经离我有很大一段距离了,拿出气筒打饱气先赶上他们再说了。过怒江桥后,我和几个车友在一个隧道把我的后胎补好了,继续上路,沿怒江的支流金水河而上,在峡谷里穿行,很热,上下坡多且路不好走,上柏油路后路况转好,但仍然有滑坡地段。过桥后一直在峡谷里骑,还没有走过两公里我的后胎又没气了,扒开内胎一看,是原先破的那个地方又破了,郁闷中,这个路上是碎石头太多了,我试图将补上的那块胶皮撕掉,尝试,无果,只好碰运气,等后面的车友借一个备胎,我和高原在烈日下等了一刻钟,终于有两位车有上来了,一看他们的衣服就知道是西北大学的,幸好他们带了备胎,记得还是一个叫“东北”同学借给我的,修好车缓上12km后出现柏油路,再缓上27km就到八宿了,八宿的行政中心在白马镇,又是一个兵站。
八宿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肉包了,小的可怜,跟一个鹌鹑蛋那么大,也不知道做的时候是多少大的,夸张吧,但这是真的,不信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呵呵!还有印象深的就是在八宿休整的时候我们自己整的一桌菜了,15快钱一个人AA的自己买的菜,一大桌,鸡、鸭、鱼、肉都齐了,而且量很足,吃地很爽。
八宿虽然说是个县城,就一条沿着国道的街,两公里的样子,考虑到下一个地方然乌镇上接待能力有限,在那里休整了一天一大早就上路了,在从出城开始就是上坡,不过是有上有下,55km之后到达仲沙。路上碰到了第一个磕长头的喇嘛,从四川一路磕,一个长头接着一个长头,已经风风雨雨五个多月了。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他额头上那个鹌鹑蛋大小的鼓包,我绝对不相信,他就这样用自己的身体丈量着大地。到仲沙开始盘山公路,爬14km后,至安久拉山垭口,海拔4460米。垭口旁边有个湖,可以看到边上山的倒影,很漂亮。安久拉山一路下山很漂亮,接近然乌5km时突然悬崖峭壁,过棚洞景观长约一公里,主要是防止落石,后到察隅路口,右拐过桥是318国道进然乌镇。然乌是个很漂亮的地方,尤其是然乌湖。
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然乌湖北面有著名的拉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边。每当冰雪融化时,雪水便注入湖中,使然乌湖经常保有丰富的水源。然乌湖边是绿草茵茵的草场和绿油油的庄稼;湖边山腰上则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和灌木丛林带;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叠起伏的雪山。

磕长头.jpg (150.32 KB, 下载次数: 93)

磕长头.jpg

怒江桥.jpg (319.19 KB, 下载次数: 102)

怒江桥.jpg

然乌湖.jpg (104.59 KB, 下载次数: 96)

然乌湖.jpg

色季拉.jpg (195.03 KB, 下载次数: 91)

色季拉.jpg

什么叫路.jpg (184.9 KB, 下载次数: 96)

什么叫路.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4:41 | 只看该作者
然乌—波密—鲁朗(296公里)
走过群山环抱的的原始森林,体味中国瑞士。        
这段路的景色很美,有点热带森林有感觉。出然乌下坡比较多,一路很轻松。帕龙藏布从然乌湖发源,一路顺河而下,期间有30多公里的搓板路,瓦状的路面,估计会颠得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去年就有浙江自驾旅行的开到江里了。到中坝里程53km,变为柏油路。虽然也有上坡,但是下坡较多,中坝过后35km就是松宗。松宗是个很漂亮的雪山环抱的小镇,海拔3049米。松宗至波密为44km,也有一些上坡,但是因为路况较好问题也不大,而且这一段路还是典型的雪山加绿色的田园模式,很瑞士的感觉。一路上都是有广东援建的村落,建筑特色也失去了藏族的特色,很现代化,加上房子边上的美景,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一路上陶醉在美景当中,很快就到达了波密。
波密至通麦是柏油路,之后的就是比较糟糕的路。这一段帕隆藏布江变得平缓,偶尔上下坡。这里已经进入帕龙藏布峡谷的腹地,植被开始变为原始森林地貌,潮湿,虫多。接着经过传说中恶名昭著的102滑坡群。虽然海拔还在继续下降,但频繁的泥石流造成的烂路估计会比较折磨人。
早早的就到了通麦,在通麦饭店住了一个晚上,这个饭店的四川老板非常的好,饭菜的价格也比较实惠,住宿的地方虽然简洁,但是相对与路上其它同价位的旅馆干净多了。第二天,安和其他几个车友还没有起床,我和高原就上路了,他们几个体力比较好,而且行李也差不多都寄回家了。我和高原笨鸟先飞,早早的上路了。刚上路不久就经过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桥。从通麦到鲁朗小飞虫都比较多,比较烦人。前面至排龙乡的路是大幅度的急上急下,较烂,泥泞,很多坡下来推都感到吃力。一路沿着雅鲁藏布江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雅鲁藏布江,穿行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等4 个地市,绕行南迦巴瓦峰,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把雪峰、冰川、草原、森林收汇在一起,十分神奇、险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4 千米,入口为米林县派镇转运站,出口为墨脱县巴昔卡村,峡谷平均深度2268 米,最深处6009 米。
过排龙,就是一个很陡的爬坡,路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入口一个废弃的桥,再走20公里之后我们就结束了我们这次旅行的土路了,进入500多公里的柏油路阶段。再次行走在柏油路上的感觉太好了,比在土路上要轻松多了,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赶路,路边有很多清泉,随时可以下车喝水,一路都是沿着鲁朗原始森林前进,虽然海拔在上升,但是由于森林中空气含氧量比较高,不会有太明显的高原感觉,最后11公里上坡至鲁郎。鲁郎的草原很美丽。鲁朗是东久林场总部所在,风景优美,附近的一些小村庄简直让人惊艳,是西藏的画家御用写生之地。鲁朗砂锅和墨脱特产石锅鸡石锅鱼,手掌参和各种蘑菇更是美味无比,拉萨经常有腐败分子特地开车前来一饱口福。“鲁朗砂锅城”,推荐。
刚在鲁朗住下,天空就下起了大雨,不过下的时间不长,本来我还打算去花海去拍照片的,一场雨后就没有什么心情了,不过雨后天空出现了双彩虹,很是壮观,安发短信去拍,但是那个时候我正忙着吃饭呢,今天路上没有带足够的干粮,因为自己带的路书上写着东久镇上有吃的,可是当我们到那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的那些饭店不知道什么原因都不开了,现在镇上只有一个当地贡布族人开的小店,里面的东西很少,我和高原在那里只吃了盒泡面。到鲁朗的时候我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还没有坐稳就点了一个回锅肉,一个人先吃起了晚饭。

[ 本帖最后由 轱辘 于 2007-9-17 14:42 编辑 ]

单车休息中.jpg (168.54 KB, 下载次数: 94)

单车休息中.jpg

经帆.jpg (195.99 KB, 下载次数: 93)

经帆.jpg

鲁朗草原.jpg (190.83 KB, 下载次数: 100)

鲁朗草原.jpg

老外.jpg (166.89 KB, 下载次数: 88)

老外.jpg

路表.jpg (164.6 KB, 下载次数: 93)

路表.jpg

那曲河边的民居.jpg (198.74 KB, 下载次数: 94)

那曲河边的民居.jpg

原始森林.jpg (234.42 KB, 下载次数: 95)

原始森林.jpg

尼洋河.jpg (191.96 KB, 下载次数: 70)

尼洋河.jpg

尼洋河2.jpg (152.9 KB, 下载次数: 80)

尼洋河2.jpg

尼洋河3.jpg (124.07 KB, 下载次数: 85)

尼洋河3.jpg

小涛.jpg (141.26 KB, 下载次数: 92)

小涛.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9:34 | 只看该作者
鲁郎—林芝—八一贡布江达—拉萨  (410公里)
拉萨狂想曲,无暇顾忌路边景。
旅行进行到这个阶段,哪怕路边的风景再好,也很难在吸引我们的眼球了,我们一路上想着关于拉萨的东西,每天的骑行变的有些懒惰了,更有些车友到了八一之后就坐车去拉萨。  
前一天晚上吃的饭有点问题,我的肚子折腾了一个晚上,不过起床时间还是没有改变,早饭后就上路了,一出鲁朗就是上坡,15公里的柏油路上坡到色季拉山顶,前面的车友走的很快,我一个人掉在后面,到山顶的时候就我一个人,上来的途中我有好几次停下来拍照片,加上快到山顶的时候又下了大雨,看来今天注定看不到中国最美的雪山-南枷巴瓦。我换衣服就花了好长时间,之后又觉得自己的驮报太重了,就从驮包里面找了个八宝粥吃了,又花了好长时间。在雨中吃八宝粥还算有意思,就着雨水、汗水味道完全不一样。前面提到驮包重量的问题,有一种夸张的说法就是要以克为单位精减。但是不管怎么精简我的驮包还是沉沉的,一上坡就累,特别是到上坡的后半段。我一个人站在布满经帆的山口,心里之后一个念头,拉萨,我离你不远了,贴着山口的路碑自拍了照片之后就开始34公里的下坡。刚过了一个弯之后,大雨又开始下了,还好这里是柏油路,大不了就是冷一点,冲了,不管了。过了N个弯之后,眼前出现了一片碧绿的尼洋河,不知道什么原因藏区的河水都是碧蓝色的,远远望去像一块碧玉躺在山间。下坡之后沿着尼洋河往上游走19公里平路就到了八一镇,八一虽然叫做镇,但实际上已达到城市的规模,这里由广东和福建援建,是西藏除拉萨之外最繁华的城市。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连大学都有了。在一个小旅馆住下之后,我们找了一家藏餐馆好好腐败下,女老板对我们的食量大为震惊。原来路上也有很多藏餐馆,但是我都没有进去吃,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会很贵,但是吃了之后发现其实很实惠的。再就是要推荐大家吃一个臧族生牛肉,完全是生的,不知道在牛身上取的哪块肉,用刀剁成肉泥,然后加特制的调料之后,就着馒头吃真是美味,特此推荐各位会吃辣的朋友到拉萨之后要尝一下。
八一经尼西至百巴,沿着美丽的尼洋河前行。坡度比较平缓,偶尔一个上坡。百巴镇餐馆较多。我们在百巴解决了午饭,在那里还碰到了骑最原始的单车旅行的英国人,过百巴21km后是巴河镇,巴河镇是巴松措的入口,离巴松措还有35KM上坡,巴松措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巴河镇离工布江达还有51km。继续沿着河上行,坡度还是比较平缓,在里工布江达还有40多公里的地方我又不幸破胎,可能是路上的风景太单调了,我有点不想骑了,告别车友拦了辆车搭车走完了当天剩下的路到达工布江达。在通往拉萨的一座大桥上望着拉萨方向,看着路上飞驰的汽车。心中产生无限的遐想。
注定还是要坐一次车的,出来一个多月了,我们除关注自己的路程,好想把其他和他不相关的信息,包括日期,在工布江达的街头就听到有人讨论拉萨雪顿节晒大佛,这才使我们想起,在我们的旅行计划里观看晒大佛也是重要的一项,看看我们的行程,再看看日期,按照正常的行程计划我们很难用自己的力量,在11号之前完成工布江达到拉萨,将近300公里的路程,主要是其中有一座5000多米的米拉山,也正因为这个,我和同行的队友在路程安排上发生了分歧,我比较倾向于搭车走到米拉山脚,然后自己翻山到拉萨。因为工布江达到米拉山脚100公里路上的风景和我们之前走过的路上的风景差不多。而且,路非常的好走,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但是其他几个队友意见是自己骑过去,这样就赶不上看晒佛了。商量之后我们分成了两组,一组搭车,一组自己骑车。
天刚亮,我们几个搭车的就到约定的地点等开往拉萨的汽车,汽车行进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偶尔有几个上坡,比起第一次搭车的惊险刺激,这次搭车除了有点冷之外,其他和在江南搭车没有多大区别。三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米拉山口有很多旅游观光的汽车,几乎把整个山口的路给堵了,很多游客挤在5013的海拔碑前拍照,我们在山口留念之后迅速离开了那里,这种环境对于我们这种旅行者来说是最不喜欢的。一路上坡之后,就进入了拉萨河流域,路面和很平缓,我一边看着路碑,一边倒记时,看着自己离拉萨的距离由3位变2位,到了最后的1位,然后就是远远能够看到布达拉宫。除了兴奋还是兴奋。
2007年8月11日下午5点40分到达布达拉宫广场。

[ 本帖最后由 轱辘 于 2007-9-17 19:38 编辑 ]

布达拉宫.jpg (171.98 KB, 下载次数: 83)

布达拉宫.jpg

布达拉宫2.jpg (185.8 KB, 下载次数: 87)

布达拉宫2.jpg

大召寺.jpg (155.07 KB, 下载次数: 89)

大召寺.jpg

藏饰.jpg (230.7 KB, 下载次数: 88)

藏饰.jpg

对比.jpg (78.49 KB, 下载次数: 100)

对比.jpg

磕长头.jpg (150.32 KB, 下载次数: 86)

磕长头.jpg

拉萨河畔.jpg (132.52 KB, 下载次数: 89)

拉萨河畔.jpg

尼洋河.jpg (191.96 KB, 下载次数: 91)

尼洋河.jpg

尼洋河2.jpg (152.9 KB, 下载次数: 87)

尼洋河2.jpg

尼洋河3.jpg (124.07 KB, 下载次数: 88)

尼洋河3.jpg

晒大佛.jpg (252.76 KB, 下载次数: 78)

晒大佛.jpg

校训石.jpg (164.58 KB, 下载次数: 93)

校训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7-9-18 13:22 | 只看该作者


lz和我的时间一样的啊
在路上肯定碰到过

芒康那伙三十人就是XX大学的搭车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9-18 15:51 | 只看该作者
当然碰到过了,在芒康的时候我们住一个旅馆的啊。我们吃饭的时候一起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7-9-18 18: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轱辘 于 2007-9-18 15:51 发表
当然碰到过了,在芒康的时候我们住一个旅馆的啊。我们吃饭的时候一起聊的

嘿嘿不知道你的ID是这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8 19: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现在知道了吧,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5-8 19:26 , Processed in 0.03709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